山東萊蕪萊城區牛泉鎮范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103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牛泉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范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范莊村坐落在牛泉鎮最南端,位于萊城西南18公里處。南與新泰市單家莊村相望,北與祥溝村相接,東與上峪村相鄰,西與蒲洼村遙相呼應。現在有323戶人家,978口人,耕地面積1534畝。
據村碑記載:明朝洪武二年(369年)亓姓由北梨溝村遷此建村。原名藩莊,民國初年演變為范莊。村有王、李、紀、劉、蘇、許、宿、孫、徐、楊、溫、張、崔13姓。諸姓之間和睦相處,世代相傳至今。
據《萊蕪縣志》記載,范莊村清末屬圣井保。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范莊村屬新甫縣。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建制,范莊屬萊蕪縣圣井區云鳳鄉。1955年屬圣井區。1958年圣井區分為牛泉、圣井兩個鄉,范莊村屬圣井鄉。同年10月改為人民公社,1959年并入牛泉公社。1984年改為牛泉辦事處。1985年10月牛泉辦事處分為牛泉鎮和圣井鄉,范莊村屬圣井鄉。2001年圣井鄉又并入牛泉鎮。
范莊村境內生物資源尤為豐富,除人工養殖和栽培的動、植物外,野生動物有狼、兔、狐、獾等;鳥類有老鷹、山雞、貓頭鷹、喜鵲、斑鳩等20多種;藥用植物有何首烏、丹參、沙參、黃芪、薺菜、茅草等200多種。
先前范莊村水利資源匱乏,村里村外只有幾口水井。一遇到干旱人畜用水十分困難。為解決人畜用水,村民自發地打了“四井”,修建了8個蓄水池,鋪設數百米地下管道,范莊人在牛泉鎮率先喝上了自來水。有了便利的水利條件,村民改變了過去只種花生、地瓜的習慣,家家種經濟價值高的生姜、大蔥、中藥材。種植結構的調整,使村民獲得了極大的經濟效益,初步走上了富裕之路。
范莊村村民在戰爭年代,為祖國解放做出了較大貢獻。1942年日偽軍在村里安據點,挖戰壕。當時偽軍頭目“王老虎”窮兇極惡,村民對他恨之入骨。1943年冬八路軍五支隊的藺小五等人在民兵和村民配合下在范莊集上機智地殺掉了“王老虎”,拔掉了據點。民兵隊長亓占海帶領民兵多次打退漢0亓象德的進犯,保衛了一村安全。范莊村是支前模范村,戰爭年代青、壯年推著小車運送糧食和彈藥,抬著擔架送傷員,解放戰爭的幾次大戰役中都有他們的足跡。1946年“大動參”時,村里青年紛紛報名參軍參戰,其中9位優秀兒女犧牲在疆場,范莊村民為共和國的建立,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回眸過去范莊村英雄人物輩出,展望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不斷提高,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未來的范莊將會變得更美好,更富足。
范莊村風景優美,山青水秀。一條寬闊的柏油馬路從村中穿過,村中90%的街道已硬化。村子中間有一大灣,名曰:“長灣”,灣中常年積水,四周盡是參天的白楊、阿娜多姿的垂柳。村西有一座1965年修筑的容納幾十萬立方水的水庫,澆地上千畝。水中鴨、鵝、魚成群。范莊三面環山,村東有“草崮山”;村西北有“旗山”;村西南是“虎山”。每座山上,山頂是密密層層的柏樹戴帽;山間是郁郁蔥蔥的洋槐樹纏腰;山腳下栽著數不清的花椒樹、柿子樹、桃、梨、李子等果樹。據記載這里的柿子是全國之最,一是最多,二是最大,三是最甜。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全國與范莊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