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之變,見證“流動中國”高質量發展之變
據媒體報道,今年是阜陽邁入高鐵時代迎來的第三個春運,鐵路部門預計,今年春運40天,高速鐵路阜陽西站與普速鐵路阜陽站將發送旅客107.89萬人,同比增長18.85萬人,增幅21.17%,其中超半數旅客將乘坐高鐵往返阜陽。
發展的車輪滾滾向前,國人的春運記憶也在不斷被刷新。從綠皮車到高鐵;從“一票難求”到“不用久久排隊”;從人工檢票到人臉識別……春運之路一年更比一年便捷,服務一年更比一年走心。高鐵之下春運之變,只是春運之變的一個方面,中國交通巨變正用閃電般的速度描繪出一幅“流動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騰飛畫卷。
春運之變,見證“流動中國”高質量發展之變。從最初“走得了”到如今“走得好”,四十年光陰見證了春運不斷發展、不斷壯大效的成長過程,同樣見證了交通不斷推陳出新、除舊布新的發展歷程。今年春運期間,昔日人山人海的‘喧囂’場面不復再現,阜陽市民選擇高鐵出行預計占比為62.2%,風馳電掣的“復興號”,正在把千百年來中華民族“人悅其行、物優其流”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
春運之變,推動地區經濟快速崛起。交通是興國之器、強國之基,近年來,中國交通基礎建設突飛猛進,從一定程度上直接反映了中國發展穩中向好的“中國之變”。雖在疫情之下,高鐵的開通加快了阜陽等城市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的鏗鏘步伐,便捷的交通更好地釋放了結對合作幫扶“紅利”,使得大批外來工業企業入駐阜陽投資興業,掀起了更多返鄉創業“熱潮”,從而促進了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推動了地區經濟快速崛起。
春運之變,讓人民有了滿滿的獲得感。數十億人次的大遷徙,考驗的不僅僅是交通部門的承受和接待能力,更是對一個國家綜合能力的一次檢驗。隨著高鐵網絡的逐步形成,春運無論是服務模式、旅客體驗等都在發生變化,如今的候車能力、運力配備十分充足,電子客票免去旅客取票煩惱,高鐵包車、掃碼進站、高鐵訂餐、積分換票……這些過去難以想象的服務舉措,如今在中國遍地開花,春運漸漸變得貼心暖心。
隨著交通網的跨越式發展,春運向世人證明,中國不僅有能力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而且能實現更高質量發展。飛馳在廣袤大地上的中國高鐵,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鮮活寫照,春運變化昭示我們,只有國家越來越富強,人民才會越來越幸福。(李喆)
- 3-3· 今年春運有啥不一樣
- 3-3· 今年春運40天全國共發送旅客10.6億人次
- 2-28· 沈鐵春運發送旅客1073萬人,日均發送26.8萬人
- 2-24· 春運中的“無名英雄” 蘭渝線上的“超級替補”
- 2-20· 春運故事:春運有我旅客無憂
- 2-10· 春運返程盡量錯峰出行
- 2-7· 春運直擊:深山隧道打冰忙
- 1-24· “寧工”的春運“問診圖”
- 1-20· 奮戰在春運路上的鐵路“高空舞者”
- 1-20· “春運之變”見證經濟發展前進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