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直擊:深山隧道打冰忙
1月25日,2022年春運第9天,恰逢北方民俗小年。位于唐山市遷安市境內龍山腹地的丁莊隧道里氣溫降至-15℃,與洞外相差近10℃的溫差。進入隧道,白晝瞬間變為黑夜,氣溫驟降,猶如進入冰窖一般。如此感受,35歲的秦皇島橋梁保養工區班長劉杰和職工們已經習以為常。
據了解,全長1349米的丁莊隧道是津山鐵路線上唯一一座隧道。為了確保這座關鍵設備的冬季安全,鐵路秦皇島工務段秦皇島橋梁車間在采取加裝 “伴熱帶”保暖方法的基礎上,加強隧道拱頂襯砌漏水處所的日常檢查和隧道破冰工作,確保隧道安全萬無一失。
2021年汛期,遷安地區累計降雨量達到700余毫米,是常年的2.5倍。較大的降雨量造成丁莊隧道上方山體含水量大,進入深冬,管內遭遇多次寒潮,隧道內最低溫度跌至-27℃,加劇了隧道內拱頂以及襯砌等部位漏水處所冰層的形成,6處較嚴重的結冰處所成了秦皇島橋梁車間干部職工們的“心病”,隧道破冰成了他們在這個嚴寒的冬季隧道作業的“必修課”。
到達結冰點,劉杰舉起手電筒,白色的強光投射到頭頂上的冰面上,望著冰面,劉杰反復仔細觀察和思忖,一個安全、快捷的破冰方案迅速在他的腦海里形成。他喊來職工們,迅速架設一架高約4米多的爬梯,直達隧道拱璧冰面。
“先把登高梯用干凈的布擦一下,防止踩滑……我上去后,破冰點下面就不要站人了,防止落冰砸傷……”劉杰不厭其煩地一遍遍叮囑著作業人員。
劉杰拿起破冰鎬,腳步沉穩地向上攀爬。到達結冰點,手起鎬落,冰花四濺,看似簡單的操作卻是經過他們常年周而復始的勞作才能練出的真功夫。30分鐘后,這處3平方米的結冰點被消除。等劉杰從爬梯上下來,其他職工們有序地用鐵鍬將散落在道床石砟上的冰屑整理到一起,裝進編織袋背出隧道外。
此時,隧道內氣溫依然寒冷,劉杰臉上卻淌下了汗珠。劉杰說,七、八年前,每到冬季隧道結冰點高達30多處,嚴重的結冰點每天都要進行兩次破冰作業,才能確保冰層不發展、不堆積。多年來橋梁技術科和橋梁車間想了很多的辦法,但效果都不理想。2012年夏季降水量大,冬季隧道的結冰點增多,必須每日破冰才能保證行車安全。橋梁車間的干部職工們集思廣益,提出了用“太陽能熱水器伴熱帶融冰”的想法,在橋梁技術科和車間的支持下,安裝后經48小時試驗,“電熱除冰裝置”實驗成功,解決了影響安全的大難題,也填補了這一領域的空白,這項成果沿用至今,效果顯著。
第一處破冰點作業完畢后,劉杰有序組織職工趕往下一處結冰點,確保有限天窗點得到高效利用。隧道照明燈和作業人員頭燈發出的光芒交錯、融匯,映照出他們奮斗的最美姿態。(中國經濟網記者佟明彪 通訊員 馬勇 張曉楠)
- 3-3· 鐵路春運升級彰顯澎湃活力
- 2-17· 從春運充電這“樁”事看補能基礎設施體系變化
- 2-10· 春運“老兵”的溫暖底色
- 2-10· 【春運進行時】高原鐵路故事多
- 2-10· 春運,一場關于團圓和再出發的遷徙
- 1-20· 優化春運購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1-20· 春運火車票已累計發售1.37億張
- 1-20· 讓春運出行更安全、更舒適、更便捷
- 1-20· 春運開啟 以“暢”為先
- 1-20· 春運首日,走上G2025次列車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