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車編組師的暑運:50℃“烤驗”下戴手套作業仍燙手
(強科王富澤)正值暑運,由于蘭州近日高溫天氣持續,室外最高溫度逼近35攝氏度,而在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車務段穎川堡車站的調車場里,地表溫度已經達到了50攝氏度。在這種酷熱難耐的環境下,素有“列車編組師”之稱的調車組往往會進行數小時的室外作業。
在這種酷熱難耐的環境下,素有“列車編組師”之稱的調車組往往會進行長達幾個小時的室外作業。王富澤攝列車編組,就是根據作業計劃,將一輛輛貨車的次序重新進行調整,作業內容看似單一、枯燥,沒有技術含量,實則不然,它對作業人員的身體素質和心里素質都有著極高的要求,尤其在高溫環境下,對作業人員來說更是一種挑戰。
“7月31日正午時分,是這一天中最熱的時候,穎川堡車站運轉乙班一調的調車組職工正在傳達作業計劃,他們即將進入站場內開始作業,為列車編組。這一批作業一共是15鉤,預計需要3個多小時,這對我們作業人員來說真正是一個‘烤驗’。”調車長張威說。
在作業中,調車組人員都是徒步作業,一個班下來往往會走數萬步。強科攝車站的調車組人員近40人,分為甲、乙、丙、丁四個班,一個班又劃分為三個小組,每個小組三個人,張威就是運轉乙班一調的調車長。作為組內年齡最大的“老師傅”,張威已經在崗位上工作了16年。黝黑的皮膚、麻利的身手,分毫不差的作業標準,都是他從事調車工作多年的“職業”特征。每年的暑運,也是他工作任務最重、壓力最大的一段時期。“一批調車作業,大家穿的作業服都會被汗水浸透,一個班結束后,衣服就要去洗,不然衣服就會發硬。”張威擦了一把汗講道。
站場內熱浪滾滾,高溫、口渴、炙熱不斷考驗著全副武裝的調車組人員,經過長時間的暴曬,車身的溫度也會非常高,盡管作業中調車組人員都帶著手套,但還是能感覺到燙手。檢查車輛、扒乘車輛等作業環節,都會與鐵打交道,臉頰的汗水,滴在車體上,一瞬間就會蒸發的干干凈凈。而在作業中,調車組人員都是徒步作業,一個班下來往往會走數萬步。“尤其編掛的大組車,檢查車輛時從東端走到西端,就能達到好幾千步。”連結員宋飛宇說。
站場內熱浪滾滾,高溫、口渴、炙熱不斷考驗著全副武裝的調車組人員,經過長時間的暴曬,車身的溫度也會非常高,盡管作業中調車組人員都帶著手套,但還是能感覺到燙手。王富澤攝由于調車作業的特殊性,作業計劃下達后,沒有特殊情況,作業計劃和作業時間不允許變更,如果作業人員不能按時完成作業計劃,就會給整個列車的編組、出發產生影響,繼而產生連鎖反應,影響后續列車編組、接發。而在調車作業中,作業人員是不允許帶礦泉水等作業備品以外的東西,每天12時00分到5時00分這個最熱的時段,調車組人員只有提前多補水,作業中努力克服高溫缺水,全力確保作業計劃按時完成,編組的每一列車才能安全正點的出發。
為了確保高溫下調車作業安全有序進行,消除高溫給現場作業人員帶來的安全隱患,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蘭州車務段合理安排作業計劃、調整作業時間,適當延長午休時間,最大限度地壓縮減少室外高溫下作業時長。利用每天的交接班,對高溫下作業進行安全警示教育,作業前對作業人員的精神狀態進行認真檢查,還配齊防暑小藥箱,開展中暑急救演練,按規定準備和發放綠豆湯、西瓜、礦泉水、飲料等防暑品,及時“送清涼”到崗位。
“在作業結束后,我們會第一時間為職工送去西瓜、礦泉水等解暑品,在每天的午飯中,還準備了綠豆湯,防止高溫中暑,確保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穎川堡車站站長張維武說。
- 4-14· 10趟列車試點,寵物能上高鐵了!
- 1-20· 新列車運行圖開啟區域交通新篇章
- 1-20· 時光列車呼嘯前行,鐵路發展書寫新篇章
- 11-14· 旅游列車集體亮相!在中華文明風景線上徜徉
- 9-9· “健康列車”里的成渝“雙城記”
- 7-29· 高速列車研制邁向數智化
- 6-17· 新列車運行圖釋放鐵路運輸新動能
- 6-6· 列車運行新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力引擎
- 2-26· 樂見“列車招聘會”卷起來,增益就業不徘徊
- 2-19· 為列車吸污 鋪就清潔舒適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