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duard Buchner。形狀類似錐形瓶,但有兩個不同:側面有一個細頸,與真空泵連接。為了抗衡真空造成的負氣壓,布氏燒瓶的壁比錐形瓶要厚。抽濾瓶的外形極似錐形瓶,只是在管口處多開了一個側向的連接口,用來接上塑膠管再接到水流抽氣幫浦(即水流抽氣泵)上。當抽濾瓶口放上漏斗過濾時,此時水流抽氣幫浦(即水流抽氣泵)開始抽氣,使抽濾瓶內的空氣壓力降低;若漏斗上的濾紙內有任何的溶液存在,由于大氣壓力和重力的作用,這些溶液即會經過濾紙流入下方的抽濾瓶中,殘馀的固體則留在濾紙上,而達到過濾的目的。利用吸濾瓶過濾時,通常使用瓷漏斗置於其上,不能用錐形漏斗。還可以用吹風機對著濾紙吹,加快氣流,從而加速抽濾過程。金屬與氧氣反應化學實驗儀器。北京環保化學教學儀器設備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于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使用前,先在預熱盆中注入酒精,點燃后銅質燈管受熱;待盆中酒精將近燃完時,開啟燈管上的開關(逆時針轉);來自貯罐的酒精在燈管內受熱氣化,跟來自氣孔的空氣混合;這時用火點燃管口氣體,就產生高溫火焰;調節開關閥來控制火焰的大小。用畢后,掛式噴燈座旋緊開關,同時關閉酒精貯罐下的活塞,就能使燈焰熄滅。構造學校實驗室用的座式酒精噴燈,由燈管、空氣調節器、引火碗、螺旋蓋、貯酒精罐等部分構成(如圖)。火焰溫度在800℃左右,比較高可達1000℃,每耗用酒精200毫升,可連續工作半小時左右。北京環保化學教學儀器設備化學實驗高錳酸鉀分解制氧氣玻璃儀器供應。
實驗部分
實驗一氧氣的實驗室制法及催化劑的探究
(一)加熱氯酸鉀制取氧氣以及催化劑用量的探究
(二)過氧化氫的分解制取氧氣及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反應速率的探究實驗
二不同價態硫元素之間的轉化
(一)不同價態硫元素之間轉化的探究實驗及教學設計
(二)不同價態硫元素之間轉化的改進實驗
實驗三幾種常見烴的衍生物的性質
(一)苯酚、乙酸的酸性實驗
(二)幾種烴的衍生物與金屬鈉的反應
(三)苯酚的特殊性質實驗
(四)乙醇、乙醛的氧化反應
(五)酯化反應及酯的水解反應
實驗四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堿指示劑的探究
(一)制取代用酸堿指示劑
(二)自制植物指示劑的應用實驗五果汁飲料中檸檬酸、維生素C含量的測定
實驗六一組微型化學實驗
(一)濾紙實驗——制作微型金屬樹
(二)多用滴管的實驗——氫氣的制備與性質
(三)注射器實驗——噴泉實驗
(四)成套微型儀器實驗——氯氣的制備和性質
實驗七應用傳感器技術的幾個化學實驗
(一)傳感器使用基本操作訓練
(二)應用電導率變化測定電解質溶液濃度的探究
實驗八補鐵劑中鐵元素價態的確定及含量的測定
(一)目視比色法測定補鐵劑中的鐵元素
(二)利用色度計測定紅棗中鐵元素的含量
克氏燒瓶克氏燒瓶1883年發明測定有機化合物中氮含量的方法:他將一定重量的試樣與硫酸作用,使試樣中的氮全部轉變為硫酸銨,然后往硫酸銨溶液中加入堿,再將生成的氨蒸餾到一定體積的標準酸溶液中,再滴定過量的酸,就能測出試樣的含氮量。此法普遍用于化學和醫學研究及農業生產和藥物工業。后人稱此法為克氏定氮法。此法所用的儀器是一種梨形長頸燒瓶,容量通常約300毫升,微量分析用的可以小到10毫升,后人稱這種燒瓶為克氏燒瓶。初中微型化學實驗箱實驗教學器材。
坩堝鉗(crucible 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制成。注意事項1.必須使用干凈的坩堝鉗。2.用坩堝鉗夾取灼熱的坩堝時,必須將鉗尖先預熱,以免坩堝因局部冷卻而破裂,用后鉗尖應向上放在桌面或石棉網上。3.實驗完畢后,應將坩堝鉗擦干凈,放入實驗器材柜中,干燥放置。4.夾持坩堝使用彎曲部分,其它用途時用尖頭。5.坩堝鉗不一定與坩堝配合使用。
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索氏提取器是由提取瓶、提取管、冷凝器三部分組成的,提取管兩側分別有虹吸管和連接管,各部分連接處要嚴密不能漏氣。提取時,將待測樣品包在脫脂濾紙包內,放入提取管內。提取瓶內加入石油醚,加熱提取瓶,石油醚氣化,由連接管上升進入冷凝器,凝成液體滴入提取管內,浸提樣品中的脂類物質。待提取管內石油醚液面達到一定高度,溶有粗脂肪的石油醚經虹吸管流入提取瓶。流入提取瓶內的石油醚繼續被加熱氣化、上升、冷凝,滴入提取管內,如此循環往復,直到抽提完全為止。 化學教學儀器設備-玻璃儀器在氧化反應(燃燒反應)中的應用。北京環保化學教學儀器設備
化學教學掛圖-元素周期表。北京環保化學教學儀器設備
化學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電荷數(核內質子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從哲學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質子數目發生量變而導致質變的結果。一些常見元素的例子有氫,氮和碳。2019年為止,共有118種元素被發現,其中94種存在于地球上。擁有原子序數≥83(鉍元素及其后)的元素的原子核都不穩定,會發生衰變。 第43和第61種元素(锝和钷)沒有穩定的同位素,會進行衰變。自然界現存**重的元素是93號镎。
拉瓦錫在1789年發表的《化學基礎論述》一書中列出了他制作的化學元素表,一共列舉了33種化學元素,分為4類:
1.屬于氣態的簡單物質,可以認為是元素:光、熱、氧氣、氮氣、氫氣。
2.能氧化和成酸的簡單非金屬物質:硫、磷、碳、鹽酸基、氫氟酸基、硼酸基。
3.能氧化和成鹽的簡單金屬物質:銻、砷、銀、鈷、銅、錫。鐵、錳、汞、鉬、金、鉑、鉛、鎢、鋅。
4.能成鹽的簡單土質:石灰、苦土、重土、礬土、硅土。從這個化學元素表可以看出,拉瓦錫不僅把一些非單質列為元素,而且把光和熱也當作元素了。 北京環保化學教學儀器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