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張家洼街道山頭店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2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張家洼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山頭店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山頭店村位于萊城西北9公里處,港里河由北向南繞村而過,東至張家洼村,南至郭家鎮村,北與港里村相連。耕地600畝,104戶,352口人。
據呂氏墓碑記載,明中葉呂姓由大芹村遷此定居。因址在風山頭,靠大道,有人依道開店,故名山頭店。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鎮里保•山頭店”。1960年山頭店村與鄒高莊合為一村,1961年分開。1958年隸屬口鎮人民公社;1984年改社設鎮,劃歸張家洼鎮;2001年張家洼鎮改為張家洼街道辦事處,從此山頭店村屬于張家洼街道辦事處。
山頭店村村民勤勞樸實,有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世代以耕種為主,主要種植作物為小麥、玉米、高粱、地瓜。經濟副業項目也由無到有,由少到多。最初以開石窩為主。山頭店村1956年人初級社,1957年人高級社,1976年學大寨,戰天斗地,改河造田,平整開發土地近百畝。1984年,山頭店村在港里河附近打出大口井一眼,直徑5米,同時建起全村跨度最大、坡度最高揚水站一座,主干渠長達600米,全村600畝地全部變成水澆地,從此結束了靠天吃飯的日子,真正是“水是農業的命脈”。有了水,山頭店村各種經濟作物如雨后春筍,植桑多達60畝,銀杏20畝,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姜蒜種植面積不斷增長,蒜80余畝,姜10余畝。
近年來,山頭店村依托靠興農路優勢,大力發展工副業項目。預制廠、水泥磚廠、建筑隊紛紛建起,村內車輛不斷增多,營銷、豆腐皮加工、炸油條等個體經濟蒸蒸日上。
山頭店村歷來有重視文化教育的傳統,唱戲耍龍玩獅豹,完全是自娛自樂,當時主辦者張玉德自買道具演出服裝多身。教育首推1958年的共產主義小學,整個村是一處學校,規模之大絕無僅有,山頭店村時稱“文化村”,胡德文任校長。解放后,山頭店村一直將學校的發展放在重要地位。1989年山頭店村學校取消,并入鄒高莊小學。自恢復高考制度以來,許新華、許榮立為最早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至今已有三十余人考人大中專院校。2002年全村有6人升入本科學校,實現了歷史新突破,村里給予了獎勵。
隨著時代的發展,山頭店村發展的腳步不停。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山頭店村正信心百倍地創造著新的生活。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