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張家洼街道管家河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2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張家洼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管家河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管家河村位于萊城以北約6公里處,地處丘陵。北靠王家莊,東臨呂家河村,西、南與東王善村、小洛莊村隔河相望。村里共有113戶,437口人,土地面積460畝。
該村村碑記載:明萬歷年間李姓遷此,官姓早居,因村旁有河,冠以姓氏,曾名官家河,后諧音成管家河,F在村中主要有張、周、劉等姓。1958年前本村屬王善鄉;1984年前屬礦山公社;1985年后屬張家洼鎮、張家洼街道辦事處。
管家河村臨河。解放前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農業不發達。大旱之年,吃水都成問題。每到雨季,河水往往泛濫成災,沖毀堤岸,淹沒良田,給村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的損失。解放后,管家河人戰天斗地,向惡劣的自然條件宣戰,整修了河堤,保住了村莊和糧田,人民群眾的生活有了改善。為徹底整治小河,2001年3月,富裕起來的村民張金環、張金來、張金連、張圣舉等6人投資20多萬元,運用土石上千立方,深挖淤底,開拓河面,筑起堅固的堤岸和攔河壩。蓄水養魚,年收入在十幾萬元以上。附近的耕地也得到了灌溉,糧食產量年年增產。如今河塘兩岸栽植柳樹、楊樹兩千多棵,長勢喜人,如今已是綠葉婆娑。此舉不但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而且大大改善了村莊環境,深受村民的稱贊。1960年本村建小學一處,1980年在村東又新建學校。
經濟的增長帶來村民的富裕。如今的管家河人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村西的小康樓,一座連一座,電燈、電話、電視也進入了尋常百姓家。黨的富民政策,給村民發家致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如今村里真是百業俱興,有的搞建筑、裝飾,有的經營日用百貨、五金門市部等。管家河人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富了起來。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