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張家洼街道西鄒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2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張家洼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西鄒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西鄒村位于萊城西北7公里處,地處平原,東接東鄒村,西鄰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軋鋼廠,北臨魯中冶金礦業集團公司機修廠,南與高家洼村隔辛泰鐵路接壤,村中間南北貫穿一條河把原本不大的西鄒村分為東西兩部分。
現在全村187戶,共有502口人,耕地413畝。
據《鄒氏譜》記載,明初鄒姓由河北棗強縣遷此建村,以姓名村鄒家莊。后分為兩村,該村居西,曾名西鄒家莊,建國后簡稱西鄒。村有鄒、竇、劉三姓,鄒姓居多。
建國前后,區、鄉、鎮等行政單位變革頻繁,1945年屬礦山區:1951年改稱第一區;1955年又稱礦山區;1958年撤區屬王善鄉(人民公社);1959年屬礦山人民公社;1984年改屬萊城辦事處;1985年歸張家洼鎮(后為街道辦事處)管轄至今。
西鄒村人一向重視發展農業,但由于耕作方式落后,糧食產量一直不高,土地所產谷類,尚不滿足村人的溫飽。為了改變西鄒村一窮二白的貧窮面貌,西鄒人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人民公社時期,都在改土治水,整修大寨田,一刻也沒有停止改變自然面貌的艱苦努力。1977年在村北修水庫一座,埋設地下管道800多米,澆地面積200多畝,1997年埋設地下管道3000米,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糧食產量逐年提高。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村民們廣開財路,數業并舉,大搞發家致富。1984年村委一班人帶領村民建起了紅爐、鑄造廠。
村民們數業并舉,村民還搞起了養殖業,修理加工業,百貨門市部等。財路廣了,經濟來源多了,西鄒人開始富足起來。如今,用上了自來水,電燈、電話、電視早已進人家家戶戶。西鄒人真正過上了舒心的日子。
西鄒村重視教育,崇尚文明,1966年建立小學一處。1976年將學校改建在村西,擴大了規模。1992年合班并校,村小學遷至白龍。尊師重教的風尚,促進了村民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該村自1977年以來考入大中專學校的學生有竇孝先、鄒光秋、鄒光華等28人,其中鄒詠梅于1993年考入山師大。
建立地級市以來,西鄒村更是日新月異。勤勞勇敢的西鄒村人,世代居住于此,不辱先人,如今正在飛速發展,百業待興,為贏牟文明增光添彩。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