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鵬泉街道老鴉峪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4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鵬泉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老鴉峪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老鴉峪村位于萊城東約8公里處,地處丘陵。耕地面積870畝,現有260多戶,860多人。
據村碑記載,清康熙年間李姓建村,由于地處山峪之中,又相傳戰國時期有一大將名叫老鴰,曾在此占山為王,故村名為老鴰峪。因老鴰學名叫老鴉,后人也就把老鴰峪改為老鴉峪了。
老鴉峪村現只有李、吳兩姓,其中李姓居多。村民們在這片土地上世代勤勞耕作,和睦相處,村風淳樸,多年來一直被評為市區兩級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先進單位。
老鴉峪村依山傍水,自然風景優美。村莊坐落在北山腳下,村前有一山一水:山,是指萊蕪有名的九頂蟠龍山,山北青松翠柏,四季常青;水,是指孝義河,是汶水支流,夏日雨水大作時,河水湍急,洪流滾滾,春秋季節,雨水稀少,河水清淺,常流不斷。村東與辛莊鎮接壤,村西與郭家莊村毗鄰,新修的205國道由村西通過。
老鴉峪村可稱得上是一塊風水寶地,該村吳家峪地勢奇特,遠遠看去就像一把圈椅,被認為是一塊“福至神到”的寶地,蟠龍山公墓以此為址,可謂佳境。
長期以來,該村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果業和畜牧業,林業生產成績突出,多次評為縣區兩級林業生產先進單位。進入新世紀,村委將400多畝荒山拍賣給村民開發,一包30年,為維護農村長期發展穩定的大局奠定了基礎。
畜牧業是該村的傳統產業,歷史上村民有養羊的習慣,他們利用豐富的水草資源發展養羊業,畜牧業紅紅火火,發展勢頭強勁。僅此一項,村民年人均收入近百元。
老鴉峪村水資源豐富,村委因勢利導,幾十年來先后建設了多項水利工程。1976年底打的大口機井,1989年打的深水井,都被市里列為重點工程。1990年該村家家戶戶率先用上自來水。因水資源豐富,水質好,近年來廣寒官集團在該村投資建成了企業用水調水工程,F有南山、北山兩處揚水站,跨河渠道一條,廣寒宮集團調水工程一處。
此外,老鴉峪村地下還蘊藏有豐富的鐵礦資源。1958年大煉鋼鐵時曾在此開礦多年。
建筑業是老鴉峪村的主導產業,F從事建筑業的人數占全村整個勞動力的一半以上。僅此一項該村年可實現純收入120萬元。1973年村民李海篤、李現篤等20人在礦山建筑公司當建筑工,為該村帶出了一批技術過硬的建筑骨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國家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這些人便紛紛各自組織起一幫人來給人蓋民房,挖土方。后建筑隊不斷在發展中壯大,漸漸發展成幾個中型專業隊。
老鴉峪人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李夫裕在抗日時期入伍,現為南京軍區-干部。李玉柏在解放戰爭中入伍參軍,在萊蕪戰役中壯烈犧牲。老黨員李春篤、李夫美在解放戰爭中被還鄉團抓捕,壯烈犧牲于安仙煤礦礦井。村民李夫祿于1945年4月參加抗日戰爭.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李夫芝參加抗美援朝,多次榮立戰功。他在戰爭中腿部受傷以致終生殘廢。李夫祥、李夫維等也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老黨員李夫存、李玉巖、李玉義等參加過解放戰爭時的武工隊。在抗戰支前的斗爭中還涌現出了兩位女英雄:黨員狄秀英在解放戰爭中任婦女宣傳隊隊長,積極為前線部隊籌備錢糧。黨員吳蘭花,抗日戰爭時期為前線戰士納軍鞋,護送傷員。——至今,兩位女英雄的故事還廣為十里八鄉的村民傳頌,成為美談。
老鴉峪人自古重視文化教育。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有許多學子邁進了大學殿堂。第一個大學生李英實先后在辛莊三職高、苗山四職高、方下一職專擔任校長,為萊蕪教育事業灑下了辛勤的汗水。李佳篤、李夫森等分別在市、區兩級任領導干部,F該村村辦小學及幼兒園校舍整潔美觀,師資力量雄厚,被區教育局命為標準化校園。
老鴉峪村正在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全村村民正用勤勞的雙手和智慧描繪著老鴉峪的錦繡藍圖。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