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鵬泉街道小山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4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鵬泉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小山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小山村位于萊城東北9公里,鵬山西麓,蟠龍山南麓,南鄰大山村,西與傅家莊村接壤。小山村地處丘陵,耕地742畝,人口595人,181戶。
據《劉氏譜》記載,明成化年間,劉姓由茶峪村遷此建村。因村東有一小山,故以山名村。后劉姓他遷,現小山以王姓為主,占總人口半數以上,另有許、李、艾、馮、宋、牛、狄、孟等八姓,其中許、李兩姓人口較多,諸姓村民相處融洽。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鵬山保•小山”。民國時期小山隸屬傅家鄉;據民國二十四年的《續修萊蕪縣志》記載:“傅家鄉•小山”。1941年萊蕪劃為三縣,小山隸屬萊東縣汶陽區;1945年恢復萊蕪縣建制,屬萊蕪縣汶陽區;1950年撤汶陽區設礦山區,小山屬礦山區;1958年3月屬城關鎮孝義鄉;同年10月屬孝義人民公社;1959年屬礦山人民公社泉子管區;1982年屬城關鎮;1984年屬萊城街道辦事處泉子鄉;1985年屬孝義鄉泉子管區;2001年元月合鄉并鎮,屬鳳城街道辦事處汶陽管區至今。
小山村在歷史上屬貧水區,世世代代備受缺水之苦,嚴重制約了其生產、生活。1957年,小山百姓以極大的熱情參與修建了小二型水庫楊家橫水庫,后又挖溝筑渠,在村北修建了小塘壩兩座,從根本上解決了本村用水難的問題,使本村的耕地三分之二變成了旱澇保收田。
1993年小山村又修建水塔3座,還投資20萬元為村民安裝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吃水難的問題。
小山村山場面積600多畝,有發展畜牧業的良好條件,村民幾乎家家養羊。前些年由于缺水,村民養羊只是小打小鬧。1993年村里安裝了自來水后,村民養羊的積極性日漸高漲,如今全村養羊在60頭以上的戶就有20多戶。現在全村年出欄山羊3000多只,成為有名的山羊專業村。近幾年隨著牛奶的熱銷,小山村民又喂起了奶牛,規模較大的戶已發展到10多頭奶牛。
恢復高考之初,該村的王應軍就考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為本村第一個本科學生。后每年都有該村學生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艾士云現在華東師范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王艷為沈陽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
該村東部為老村,老屋與新翻建的房屋相間,后村莊向西發展,西部為青一色磚瓦結構的房屋,印證了小山村歷史的變化和村民居住條件的日益改善。村中部有一東西街,與入村之路相接,村委、衛生所俱在街北。村南有一東西路通往大山。在村東南原有一座馬鞍橋,系石拱橋,建于明朝,工藝高超,20世紀90年代重建該橋。村東原有一關帝廟,“破四舊”時被拆除,現遺址亦已被村民建房。
勤勞、質樸的小山人,原來受地理位置、自然條件的制約,只能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現開發區的大道已修到了鄰莊傅家莊,該村亦被規劃在開發區工業園區。
全國與小山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