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科技人才獻智出力 強縣工程闊步向前
◎本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蘇歷華
5月16日—18日,湖北省萬名科技特派員助力強縣工程線下集中服務月活動走進襄陽。中科院水生所9名省級科技特派員走訪水產養殖企業和示范基地,進行服務指導,實地解決水產養殖過程中的種苗繁育、水質調控、病害防治等問題。
初夏的荊楚大地,從田間地頭到工廠作坊,處處活躍著科技特派員的身影。
一名科技特派員就是一支生產隊。湖北省積極引導,讓科技特派員成為“三農”政策的宣傳隊、農業科技的傳播者、強縣工程的助推人,讓他們把更多論文寫在荊楚大地,把更多成果留給企業和農民,用科技支撐湖北強縣工程高質量發展。
“精兵強將”奔赴一線
“這幾處潰瘍病比較嚴重了,建議更換高抗品種,同時多裝些防風網。”5月6日,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獼猴桃專家、省級科技特派員張蕾到湖北省浠水縣,圍繞獼猴桃潰瘍病防控和花果管理等需求,開展技術服務。
正值獼猴桃生長關鍵期,張蕾連續走訪了湖北聞慧農業科技生態產業有限公司等多個生產基地,查看獼猴桃坐果情況和潰瘍病的發病狀況。和種植戶交流后,張蕾針對潰瘍病防控、幼果期果實管理、授粉雄株管理等問題,現場進行示范指導。
湖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劉曉洪介紹,該院精心選派200多名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科技人員擔任科技特派員,扎根基層“把脈問診”,促進科技、項目、人才、成果等要素向縣域聚集,全力支撐強縣工程建設。
同時,該院圍繞湖北省十大重點農業產業鏈“補鏈、延鏈、強鏈”,開展聯合攻關和科技服務,助力京山橋米、麻城辣椒、三山湖砂梨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
5月13日,湖北工業大學生物工程與食品學院教授、省級科技特派員劉明星趕赴湖北省恩施州,到湖北和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開展科技服務,對該公司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技術難題進行指導,借助湖北省企校聯合創新平臺,共同探討如何對消旋體煙堿等3種產品的合成工藝進行革新升級,提高生產率。
對此,劉明星提出采用化學拆分方法,改進產品制備方法,可有效提高產品質量,提升競爭力。他還建議企業采購合適的環保處理設備,運用生物處理和化學處理法,高效處理污染物。
當前,湖北正通過科技特派員與企業共建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產業技術研究院、專家工作站、技術研發中心等科技服務平臺,實施定向研發、定向轉化、定向服務,開展“沉浸式”“蹲點式”科技服務,推動院校科技成果與企業需求精準對接、落地見效。
“科技翅膀”助力騰飛
湖北省黃石市陽新縣位于長江流域柑橘帶,是全國柑橘生產基地之一。柑橘作為該縣支柱產業之一,種植面積超過12萬畝。
5月17日,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柑橘專家、研究員蔣迎春和團隊成員一起到陽新縣送科技服務。
專家們實地走訪陽新縣吾生緣家庭農場等雜柑優質高效栽培示范基地,現場指導陽新縣柑橘產業布局、雜柑裂果和枯水等產業問題,并對當前果園輕簡化栽培關鍵技術進行詳細指導和示范,為陽新縣柑橘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同時,陽新縣科技局為科技特派員發放聘書。科技特派員對接近百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實際行動做給農民看、領著農民干、帶著農民賺。
4月中旬,湖北舉辦萬名科技特派員助力強縣工程推進會,20余家科技特派員派出單位與縣市科技部門簽訂服務協議,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插上科技翅膀。
湖北省科技廳廳長馮艷飛表示,今后,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增強做好萬名科技特派員助力強縣工程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擔當作為,為縣域創新高質量發展獻智出力;進一步通過優化選派方式、拓展選派范圍、完善組織模式等方式加強科技特派員隊伍建設。
下一步,湖北省科技廳將繼續精準對接服務縣域產業,著力補齊縣域科技短板,幫助做好縣域人才培養等技術服務;通過布局工作站深化科技特派員社會化服務,并打造信息化服務平臺,進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員服務,不斷引導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
此外,湖北出臺了系列政策,為全省科技特派員服務強縣工程營造良好環境,讓科技特派員在服務強縣工程及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 5-6· 科技為筆,繪就鐵路防汛安全新畫卷
- 3-31· 科技援藏打通牦牛乳產業數字化鏈條
- 3-17· 打好“科技+政策”組合拳,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 2-14· 回顧 2024 榮耀,共繪 2025 新藍圖,諾樂電動科技全員攜手,開啟蛇年新征程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23· 湖北:國有“三資”加快“三變”
- 12-12· 以科技之“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添彩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2-12· 以科技之光點亮鐵路前行之路
- 12-12· 科技賦能安全線,6C技術護航滬昆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