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海鐵”市場 為構建“雙循環”發展格局賦能
進入5月,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運輸突破30萬標箱,比去年同期增加3.7萬標箱,增幅14%。隨著我國貨物運量的快速增長,搭建快速、安全、運能大、成本低的海鐵聯運通道,有效將鐵路與海運優勢結合,既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又打開了現代物流發展的新局面。
深耕海鐵聯運市場是深化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運輸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不僅對推動“中國制造”走出去意義重大,也將成為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融合的紐帶,催生加速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發展格局的內生動力。
深耕“海鐵”市場,為構建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格局賦能。交通運輸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和服務人民美好生活的堅實保障。西部陸海新通道發揮鐵路、海運各自運輸優勢,大幅減少了貨物在途滯留產生的額外費用,為企業降低了物流成本,幫助沿線地區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參與貿易往來。以西部陸海新通道為依托,沿線地區的交通、物流、商貿、產業將深度融合,海鐵聯運為沿線地區的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深耕“海鐵”市場,為提升海鐵聯運國際競爭力賦能。西部陸海新通道以吞吐量大、便捷高效等優勢,加速了國內外物資流動,推動了中國產品走向世界。目前,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貨物運輸品類已增加到940多種,輻射17個省份、61個市、115站,通達119個國家和地區的393個港口。中國制造的小商品、電子產品、汽車零配件等通過海鐵聯運大通道走向了世界,不僅幫助更多國內企業振興發展,也讓世界了解“中國制造”,共享“中國速度”,感受 “中國引擎”。
深耕“海鐵”市場,為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賦能。近年來,我國將應對氣候變化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不斷削減碳排放。在國家的倡導下,海鐵聯運成為了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的典范。鐵路貨物周轉量能耗僅為公路的1/7,污染物排放為公路的1/13,每開行一列海鐵聯運列車相當于減少一百輛重型卡車運輸的污染物排放,對減少環境污染和安全事故、降低國家單位能耗成本、促進交通運輸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打贏“綠水青山保衛戰”都有著重要意義。
“潮起海天闊,揚帆正當時”。當前,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國家“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政策的引領下,海鐵聯運必將助力西部陸海通道成為中國與東盟各國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重要載體,為沿線地區經濟發展帶來巨大活力,成為我國“一帶一路”建設的又一塊“金字招牌”。(孟博)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12-2· 深耕配網供電可靠性 服務海南自貿港建設
- 8-12· 上海海鐵聯運業務量激增
- 3-11· 深耕“地標產業”照亮一座城
- 3-4· 海鐵聯運商品車班列在大連鐵路物流中心啟程
- 11-20· 長三角海鐵聯運貨量快速增長
- 9-21· 深耕細作,中歐班列鋪就萬里鋼鐵坦途
- 7-3· 深耕“海鐵”市場 為東北全面振興提檔加速
- 6-26· 穿山越海 鐵路建設助力區域發展駛入快車道
- 12-1· 海鐵聯運激活交通運輸“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