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海鐵聯運貨量快速增長
新華社上海11月18日電(記者 賈遠琨)記者18日從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到,今年前十月,長三角主要港口海鐵聯運共完成196萬標準箱,同比增加23.9萬標準箱,增幅為13.9%。
海鐵聯運因運送能力強大、運輸價格優惠、到貨時間精準等特點,受到外向型企業青睞。今年以來,長三角海鐵聯運貨量增長明顯,其中“中國車”的“海陸雙拼”運輸模式,大大提高了運輸效率,也降低了物流成本。
近日,一列裝載117輛新能源汽車整車的集裝箱海鐵聯運班列從江蘇常州出發,抵達寧波舟山港鐵路穿山港站,隨后搭乘集裝箱船出口歐洲。今年以來,常州已有近1.6萬輛新能源汽車通過海鐵聯運發往世界各地。這些新能源汽車大部分銷往英國、荷蘭等歐洲國家,今年又新增了澳大利亞、印度、泰國等目的地。
上海港也迎來新能源車出口潮,海鐵聯運助力“中國車”的“全球行”。上海國際港務集團海鐵聯運公司市場部經理沈海介紹,海鐵聯運更好地解決了客戶出海新通道問題。將新能源車裝進集裝箱,通過鐵路運到上海港,再通過滾裝船或集裝箱船等“漂洋過海”,這樣可以減少15%左右的成本。
為滿足旺盛的市場需求,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與長三角各港口相關部門,主動對接長三角地區企業,量身定制高效便捷的海鐵聯運物流方案,確保貨物安全、快速裝運,保障產業鏈、供應鏈暢通。
貨運“流量”體現出強勁的發展動能。今年前十月,長三角地區中歐班列貨量也呈現快速增長。其中,連云港中歐班列共開行511列(含回程),同比增長8.3%;發運5萬標準箱,同比增加3637標準箱。在市場需求的拉動下,連云港中歐班列已經布局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里4個鐵路出境口岸,實現對中歐、中亞地區主要站點的全覆蓋,開行至中亞五國以及中吉烏、中蒙、中俄、中歐、中土共6條班列線路。
除了海鐵聯運、中歐班列,中遠海運等航運物流企業還加快形成江海直達、江海聯運、“公鐵水”有機銜接的物流體系,著力降低社會物流總成本,夯實港航貿一體化基礎。
- 2-10· 上海鐵路單日發送旅客創新高
- 1-20· 長三角首列高鐵快運專列成功開行
- 12-26· 長三角擬試點航空物流安檢互認
- 11-14· 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建設進程如何?低空經濟串聯產業協同發展
- 9-19· 長三角鐵路積極應對臺風“貝碧嘉”
- 8-22· 前7月長三角外貿創新高 高端制造業競爭力顯著提升
- 8-12· 上海海鐵聯運業務量激增
- 7-11· 長三角地區科技并購動能強勁 賦能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
- 7-8· 長三角中歐班列跑出“鋼鐵絲路”加速度
- 7-1· 長三角高鐵環線邁出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