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廬幫”版圖重組 新“四通一達一快”格局初成
經過近幾年的發展,被外界稱之為“四通一達”,同時也堪稱中國最大民營快遞勢力的“桐廬幫”,正經歷著新一輪的版圖更迭,隨著匯通的“出局”以及國通、快捷的補位,逐漸完成新一輪的拼圖,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說起中國快遞,就不能不提“四通一達”:申通、圓通、中通、匯通和韻達;說起“四通一達”就不能不說“桐廬”——浙江西北部的一個小縣,從這里走出的快遞人,盤踞著中國快遞的半壁江山。
殊不知,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這個被外界稱之為“四通一達”,同時也堪稱中國最大民營快遞勢力的“桐廬幫”,正經歷著新一輪的版圖更迭。
劇變從2015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市場洗牌加劇,江湖風云突變,“桐廬幫”的快遞王國,也隨著匯通的“出局”以及國通、快捷的補位,逐漸完成新一輪的拼圖,新的格局正在形成。
主體之變:匯通“出局”,國通、快捷補位
桐廬幫的主體之變源于2010年底的一次收購。這年,百世物流正式宣布進軍快遞,從桐廬人徐建榮手中全資收購匯通快遞,不久之后即將其更名為現在的“百世匯通”。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在快遞江湖,尤其是桐廬快遞人的心中,“匯通”就已經被排除在“四通一達”之外。
與此同時,隨著百世各項業務的拓展,也亟需對品牌進行統一。今年2月29日,“百世匯通”正式宣布更名,以新名稱“百世快遞”面世。
其實早在2015年底就傳出消息,接下來,百世集團擬將“百世匯通”更名為“百世快遞”,一方面與總部高度統一,從屬集團品牌導向;另一方面也有擺脫“桐廬幫”印記,重塑品牌內涵,改變消費認知與地位的意圖。
至此,匯通這個創建了近10年的快遞品牌就此走向歷史舞臺。匯通的“出局”也意味著自初創期就開始的以“四通一達”為代表的“桐廬幫”快遞開始新一輪的重組。
桐廬幫版圖重組的另一個標志性事件,就是國通快遞和快捷快遞的補位。
國通快遞前身CCES,2011年將要倒閉之際被桐廬“首富”朱寶良強勢接盤,更名國通之后,依托紅樓集團的雄厚財力發展至今。
收購快捷快遞,自立門戶打造全國網絡,則是中通快遞原廣東區加盟商、桐廬人吳傳龍“出走”之后的不二選擇。自2013年收購快捷以來,吳傳龍即帶領著家鄉的一眾好友和兄弟開始了二次創業之路,背靠“桐廬”這塊金字招牌和廣泛的人脈、財力資源,快捷正在迎來新的春天。
2015年11月13日,桐廬舉辦的“2015年度中國國際快遞物流采購博覽會”,重組后的新“桐廬幫”正式組團亮相。也正是這次在如此高規格場合作集體亮相,宣告了“桐廬快遞”的王朝更迭。
在這次大會上,國務委員王勇在浙江省省長李強、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的陪同下,逐一對每家企業進行了勉勵。王勇委員是這樣點評的:
申通創造了中國民營快遞很多的第一,要再創輝煌;
中通這個名字取得很好,要做中國的中通,更要做世界的中通;
地球是圓的,圓通不僅要做中國的圓通,還要做全球的圓通;
韻達“細心傳達、安心運達”的理念很好,要品牌化、規范化發展;
快捷要快速……
當聽到國通快遞要躋身民營快遞“四通一達”時,王勇風趣地說,中國快遞業不僅要有“四通一達”,更要走出去,做到“四通八達”。
這幾天正在火熱進行中的“京交會”再次印證了桐廬幫的版圖重組:5月28日,新“四通一達一快”繼去年首次組團參展中國國際快遞物流采購博覽會后,集體亮相京交會。參展的12家中國快遞企業中,桐廬系快遞獨占據六席。
5月29日,也是在這屆京交會上,百世快遞吉祥物首發亮相,再次強化“百世”的品牌形象,實際也是在進一步淡化匯通的“桐廬”印象,徹底劃清了與“通達”的界限。
進與退之間,新“桐廬幫”格局正式成型。
坐次之變:申通讓出“頭把交椅”,圓通中通“謀變”
除了“主體之變”外,“桐廬幫”的主力成員——申通、中通、圓通和韻達,隨著這兩年的發展,彼此之間的關系和市場地位也在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最大的變化2015年的市場之爭中,申通讓出“頭把交椅”,業務量被圓通和中通反超。尤其是在“雙11”的“榜首大戰”中,圓通摘得第一,但是與中通差距并不明顯,爭奪激烈。
我們不妨來回顧一下2015年的“雙11”之夜:
圓通:11月12日凌晨,喻渭蛟搶先發聲,向全網宣布,截至2015年11月11日24點整,圓通全網絡訂單量達5328萬件!成功攬收3059萬件!其中訂單量和攬收量均創行業最新記錄!
韻達:官方宣布雙11當天訂單量4160萬單。
申通+天天:讓榜首之位撲朔迷離的是,申通雖然官方沉默,但據驛站了解可以肯定的是當天超過4000萬單,而抱團重組的天天快遞官方宣布雙11當天首次突破1500萬單,意味著“申通+天天”超過圓通。
中通:雖然沒有公開具體業績數字,但推出了國內首份“雙十一”快遞業數據報告。該報告稱,今年“雙11”,來自菜鳥的快遞總量同比增長86%,而來自非菜鳥渠道的快遞數也取得了同比超209%的增幅。在“雙11”之前,中通更曾一度對外表示,在2015過去的10個月里,中通有8個月占據全行業業務量榜首。
進入2016年,老牌的“三通一達”從暗戰引燃至明爭:申通、圓通先后宣布“借殼上市”,爭奪快遞第一股;中通B輪融資后,也明確表示將在海外謀求上市并積極推進;韻達一口氣引進復星集團、中國平安、招商銀行、東方富海、云暉投資等五大財團,并將在部分業務上展開戰略合作,全面助推自身進化升級。
新進者和補位者國通和快捷也沒有停下,不停的跑馬圈地:快捷完成A輪融資,引入三家風投,并開始籌劃B輪融資;國通快遞“新帥”上任,啟動一系列改革,提出跳出“通達”做快遞的思路,立志要帶領國通沖擊第一梯隊。
業內預測,接下來一到兩年,在中通和圓通之間必須一場血戰。當然,作為“老大哥”的申通,也不會袖手旁觀,戰略聯手天天快遞、借殼角逐資本市場等都可以看作其反擊的有力舉措。
突圍之變:左手“掰腕”,右手“抱團”
在快遞市場拼得你死我活動,尤其這兩年,“價格戰”更是刀光劍影,“三通一達”之間的競爭真的可以用“慘烈”來形容。
但同時也應該看到,左手“掰腕”的同時,“桐廬幫”的成員們也在“抱團”發展或者互相幫扶。
“三通一達”于2013年12月共同發起和成立的蜂網,向快遞產業鏈的上游產業進行投資,通過對快遞資源和快遞上下游資源的集合、整合和融合打造快遞集約化的投資平臺,推動智慧快遞、物聯網和“云計算”在“三通一達”快遞企業的應用;
2015年6月7日,申通、中通、韻達聯手順豐、普洛斯,共同投資5億“筑巢”,創建深圳市豐巢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研發運營面向所有快遞公司、電商物流使用的24小時自助開放平臺——“豐巢”智能快遞柜,以提平臺化快遞收寄交互業務;
2015年6月18日,快捷快遞上海總部喬遷,除圓通喻渭蛟外,申通陳德軍、中通賴梅松、韻達聶騰云等一眾大佬均悉數到場祝賀,轟動一時;
2015年8月24日,申通、中通紛紛宣布億元戰略投資“微快遞”,共同打造快遞行業移動互聯網入口和服務出口;
掰腕也罷,抱團也罷,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和發展。當今的快遞市場已經進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合連縱橫時代。
- 11-12· 新電商格局下“雙11”的“變”與“不變”
- 8-24· 威海至黑龍江、遼寧、內蒙古、吉林、延吉專線物流運輸
- 3-18· 織就四通八達路網
- 2-26· 威海到東北三省、延吉、內蒙古專線貨運輸公司-四通物流
- 5-2· 菜鳥:四通一達2019年業務量462億件 同比增幅41%
- 1-5· 從“四通一達”到“三通一達”,百世經歷了什么?
- 11-27· 路網四通八達 服務便捷高效 流動的中國很繁忙
- 11-25· 利好政策紛至沓來 構筑全面開放新格局
- 8-12· 掌控格局,A股從不缺少阿里的掃貨傳說
- 4-8· “北煤南運”新通道蒙華鐵路將改變我國煤炭運輸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