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服務,為數字生活裹上人性化底色
為著力解決老年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互聯網和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工業和信息化部于2020年12月印發《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自2021年1月起在全國范圍內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互聯網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人民網)
近年來,我國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建設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績,越來越多的公共服務從線下搬到線上。然而由于年齡、文化程度等因素,一部分老年人的思維方式、生活習慣已經深深嵌入了時代烙印,對互聯網應用的接受能力有限。科技發展是對人類的饋贈,老年人也應該成為受益群體。面對日益凸顯的“數字鴻溝”問題,我們要想辦法拉一把走得慢、暫時跟不上的老年人。
讓智能化技術與老齡化社會相協調相適應是當下的課題,也是長期的任務。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做減法,對人社數字化服務做加法,持續優化“老年友好型”服務生態。中國鐵路12306愛心版采用滑塊驗證、短信驗證兩種形式,使用大字體、大圖標、高對比度的文字圖標;中國工商銀行手機銀行推出幸福生活版,子女可以通過親情賬戶協助父母進行手機銀行注冊、代繳充值、查詢轉賬等操作功能……一系列溫暖情意,周到想法,令人暖心,亦為全社會助力“數字貧困戶”脫貧打造了好樣板。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四十八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今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其中12.2%為60歲以上的“銀發族”。適老化應用在一定程度上為幫助老年人更好的融入現代生活,享受科技發展的紅利提供了可行路徑。下一步既要多形式幫助更多老年人破除心理障礙和科技恐懼,讓他們在出行、就醫、生活等方面暢通無阻,也要多聽取他們的意見或建議,讓他們成為適老化應用的參與者、體驗者,通過親身使用去體驗、評判適老化應用,使適老化應用不斷優化、完善,最大程度便利老年人。
數字沒有溫度,但數字背后的社會卻可以有。技術的溫度只是緩解老人數字焦慮的一方面,整個社會的包容,才能更加讓老人從容。期待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和老年人家庭各方力量一起努力,真正把“鴻溝”變成“紅利”,讓老年人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王成成)
- 3-24· 從服務升級看鐵路高質量發展密碼
- 3-3· 鐵路服務升級,助力旅客美好出行
- 1-6· 鐵路服務新舉措,繪就美好出行新圖景
- 10-21· 服務跟著市場,展現旅游新體驗
- 10-21· 精誠服務贏得貨運訂單
- 9-19· 智慧服務 安全通達 二〇二四年服貿會交通領域新場景新技術亮點紛呈
- 9-16· 拓展服務貿易朋友圈 220余家河北企業服貿會上尋新機
- 7-15· 農村養老服務供給不足 如何托起返鄉農民工的幸福晚年?
- 6-24· 讓服務提質成為高鐵提速的陪襯綠葉
- 6-24· 春瀾服務崗翻開高鐵提速下的嶄新服務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