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士基首席執行官呼吁建立公平合理的貿易體系
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索仁( S?ren Skou)在接受CGTV(央視)采訪時表示,盡管中美之間的貿易談判正在進行,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一直在增加。但是緊張的貿易關系對全球最大的集裝箱承運商馬士基的影響有限。而讓施索仁真正顧慮是來自全球經濟蕭條下的市場風險。
中國是馬士基遭受貿易摩擦的主要市場,馬士基從中國到美國的貨量正在顯著下降,但由于貿易轉移,美國今年上半年的進口貨量實際上增長了2.5%。
施索仁表示:這意味著貨物來自其他地方,某些制造業已經出現了一種趨勢,即玩具、鞋子和服裝正在從中國轉移到東南亞,而貿易摩擦加速了這一趨勢。因此,對于馬士基的業務來說,不論貨物是來自越南還是中國,只要它們去美國,就無關緊要了。
施索仁談到:中美之間的貿易貿易摩擦并不是唯一的因素,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也對實體經濟產生了影響,同時還有伊朗問題。所有的地緣政治事件都降低了消費者信心,增加了人們的擔憂。
如果消費者信心下降,或者企業因為害怕經濟衰退等而停止投資。因此,貿易摩擦更多的是對全球經濟的影響,而不是對兩國之間貿易的影響。
馬士基呼吁建立一個基于規則的全球貿易體系。施索仁指出:世界需要一個自由和公平的貿易環境。他認為,公平競爭不僅有利于消費者,而且有利于創造低成本的高品質產品。
最后施索仁坦言,我并不能忽視這樣一個事實,即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的根源在于一些根本問題,這些問題隨著中國的發展而逐漸發展。今天的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我當然希望中美能夠就如何開展貿易達成新的協議。世界不僅需要自由和公平的貿易,還需要一個基于規則的體系。
事實上,同樣是在航運媒體的視角下,在全球貿易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馬士基將船舶和集裝箱投資控制在最低限度。近年來,該公司一直沒有建造任何船舶是因為馬士基的高管團隊在市場上沒有看到更多的空間。
- 10-14· 微軟首席產品官 Panos Panay:Win11 讓 PC 適應“后疫情時代”
- 10-11· 微軟首席產品官 Panos Panay:Win11 讓 PC 適應“后疫情時代”
- 4-9· 馬士基、達飛宣布:5月1日起停止征收低硫附加費|附MSK最新停航計劃
- 12-31· 馬士基CEO表示:將加速岸基業務收購
- 12-27· 馬士基:對干柜貨物目的港免期的調整
- 12-23· 馬士基擬將鹿特丹APM碼頭出售給和記港口意向書
- 12-3· 馬士基與Syngenta簽署四方物流協議,向成為“集裝箱物流全球整合商”的目標又邁出一步
- 11-18· 從馬士基離職的Søren Toft或成為MSC的新首席執行官
- 10-1· 馬士基將為船舶安裝洗滌器
- 9-26· 馬士基將與JDA合作,升級數字化倉儲與配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