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陜西通志》:“靖邊,本明靖邊堡,蓋取綏靖邊疆之意。縣因堡名也。”宋元符二年(1099年)定名“靖邊”,取綏靖邊關之意。明成化中于今縣西南新城堡設靖邊營,取綏靖邊遠之意為名。清雍正九年(1731年)改設靖邊縣,屬榆林府。乾隆八年(1743年)屬延安府。初治新城堡,同治八年(1869年)移治鎮靖堡。
1913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省。1934年陜北特委于青陽岔設赤延縣,在清平堡設橫山縣。1935年赤延縣改名靖邊縣。1936年陜北省在新城堡設新城縣。1937年三縣合并仍設靖邊縣。1942年移治張家畔。1949年屬陜北行政區。1950年屬榆林專區。1969年屬榆林地區。1999年屬榆林市。
1991年,靖邊縣面積5088平方千米,人口24.02萬人。轄寧條梁、張家畔、青陽岔、楊橋畔、小河等26個鄉鎮,203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張家畔鎮。
1996年,靖邊縣面積5088平方千米,人口25萬人。轄3個鎮、23個鄉:張家畔鎮、寧條梁鎮、青陽岔鎮、新農村鄉、東坑鄉、鎮靖鄉、龍洲鄉、楊橋畔鄉、喬溝灣鄉、小河鄉、高家溝鄉、新城鄉、紅墩界鄉、海則灘鄉、黃蒿界鄉、周河鄉、水路畔鄉、五里灣鄉、天賜灣鄉、畔溝鄉、王渠則鄉、三岔渠鄉、楊米澗鄉、中山澗鄉、大路溝鄉、席麻灣鄉。
1997年,東坑鄉改為東坑鎮,周河鄉改為周河鎮,紅墩界鄉心為紅墩界鎮,楊橋畔鄉改為楊橋畔鎮,王渠則鄉改為王渠則鎮。調整后,靖邊縣轄8個鎮、18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272836人,其中:張家畔鎮27584人、東坑鎮31820人、青陽岔鎮13938人、寧條梁鎮17735人、周河鎮6203人、紅墩界鎮7804人、楊橋畔鎮9852人、王渠則鎮9375人、龍洲鄉9302人、海則灘鄉7354人、黃蒿界鄉6359人、席麻灣鄉12283人、大路溝鄉4140人、喬溝灣鄉6054人、小河鄉7771人、中山界鄉5701人、天賜灣鄉3491人、畔溝鄉1795人、高家溝鄉5418人、五里灣鄉4721人、楊米澗鄉6670人、新城鄉5228人、水路畔鄉3725人、鎮靖鄉9655人、新農村鄉42123人、三岔渠鄉6735人。
2001年,撤銷新農村鄉并入張家畔鎮,撤銷三岔渠鄉并入東坑鎮,撤銷畔溝鄉并入青陽岔鎮,撤銷中山澗鄉、水路畔鄉合并設立中山澗鎮。調整后,靖邊縣轄9個鎮、13個鄉:張畔鎮、東坑鎮、青陽岔鎮、寧條梁鎮、周河鎮、紅墩界鎮、楊橋畔鎮、王渠則鎮、中山界鎮、龍洲鄉、海則灘鄉、黃蒿界鄉、席麻灣鄉、大路溝鄉、喬溝灣鄉、小河鄉、天賜灣鄉、高家溝鄉、五里灣鄉、楊米澗鄉、新城鄉、鎮靖鄉。共有209個行政村、8個居委會。
2003年,靖邊縣轄張家畔鎮、檸條梁鎮、青陽岔鎮、東坑鎮、紅墩界鎮、楊橋畔鎮、周河鎮、王渠則鎮、中山澗鎮9個鎮和高家溝鄉、龍洲鄉、小河鄉、天賜灣鄉、楊米澗鄉、鎮靖鄉、喬溝灣鄉、大洛溝鄉、五里灣鄉、新城鄉、席麻灣鄉、海則灘鄉、黃蒿界鄉13個鄉,共有209個行政村、6個社區。
2011年,撤銷五里灣鄉并入周河鎮,撤銷大路溝鄉、楊米澗鄉合并設立楊米澗鎮,撤銷天賜灣鄉、喬溝灣鄉合并設立天賜灣鎮,撤銷高家溝鄉并入楊橋畔鎮,撤銷新城鄉并入王渠則鎮。調整后,靖邊縣轄11個鎮、6個鄉:張畔鎮、東坑鎮、青陽岔鎮、寧條梁鎮、周河鎮、紅墩界鎮、楊橋畔鎮、王渠則鎮、中山界鎮、天賜灣鎮、楊米澗鎮、龍洲鄉、海則灘鄉、黃蒿界鄉、席麻灣鄉、小河鄉、鎮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