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為高奴縣地。西魏廢帝元年(552年)在西部邱頭原設廣安縣,又置義鄉縣,并于清水下游設延安縣。北周大象元年(579年)析云巖、汾川二縣地在今縣東部門山村置門山縣,屬樂川郡。隋仁壽元年(601年)為避太子楊廣名諱,改廣安縣為延安縣;大業中廢義鄉、門山二縣。
唐武德二年(619年)復設義鄉縣,增設齊明縣;三年復設門山縣,屬延州。貞觀二年(628年)廢義鄉、齊明二縣。廣德二年(764年)取“延水長流”之意改延安縣為延長縣,屬延州。據清雍正《陜西通志》:“延長,唐縣名。延水經延長入河,故以名縣。”宋屬延安府。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再廢門山縣。1914年屬榆林道。1928年直屬省。
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在此設立固臨(固林)縣,1948年廢固臨縣入延長縣。原屬陜北行政區。1950年5月改屬延安分區,10月屬延安專區。1958年12月撤銷延川縣,轄地并入延長縣。1961年9月原延川縣轄地劃出復設延川縣。1968年屬延安地區。1996年屬延安市。
1950年,延長縣設一、二、三、四、五、六6區,共33鄉。一區駐郭旗,轄岳口、彭家圪臺、張家渠子、王良寺、鄭莊、沙灘坪6鄉。二區駐縣城,轄孫家河、寺河、城市、西河子口、關子口、林坬6鄉。三區駐交口,轄關義田、交口、房家原、金盆4鄉。四區駐張家灘,轄董家河、書貝、于家村、母生、阿青5鄉。五區駐安河,轄李家窯科、西渠、古渡甸、木芽、車村、安河6鄉。六區駐趙家河,轄巷口、郭家、呼家、太留、縣西、神頭6鄉。
1958年12月,延川縣并入延長縣后,全縣設城關、鄭莊、黑家堡、安溝、張家灘、雷赤、呼家、西渠(滴水崖)、安河、延川鎮、張家河、稍道河、交口、文安驛、賈家坪、關莊、永坪17個公社。1961年9月,延川縣恢復,北部劃歸延川縣;延長縣設城關、七里村、鄭莊、郭旗、黑家堡、劉家河、交口、安溝、張家灘、趙家河、雷赤、南河溝、安河、羅子山14個公社。
1984年撤社改鄉(鎮),全縣設延長、鄭莊、交口、張家灘4鎮,黑家堡、郭旗、七里村、劉家河、安溝、趙家河、雷赤、南河溝、安河、羅子山10鄉,共286個村委會、13個居委會。
1996年,延長縣面積2295平方千米,人口35140戶,138564人。轄4鎮10鄉:延長鎮、張家灘鎮、鄭莊鎮、交口鎮、七里村鄉、黑家堡鄉、劉家河鄉、安溝鄉、趙家河鄉、安河鄉、羅子山鄉、南河溝鄉、雷赤鄉、郭旗鄉,共288個村委會、18個居委會。縣政府駐地延長鎮。
1998年,安河鄉改為安河鎮,黑家堡鄉改為黑家堡鎮,七里村鄉改為七里村鎮。調整后,延長縣轄7個鎮、7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128551人,其中:延長鎮23633人,七里村鎮15860人,黑家堡鎮11257人,鄭莊鎮7093人,張家灘鎮11014人,交口鎮9472人,安河鎮7449人,郭旗鄉5480人,劉家河鄉5400人,安溝鄉7870人,趙家河鄉2118人,雷赤鄉6041人,南河溝鄉6249人,羅子山鄉5830人,七里村油礦3785人。
2001年,撤銷延長鎮、七里村鎮設立新的七里村鎮,撤銷趙家河鄉并入張家灘鎮。區劃調整后,延長縣轄6個鎮、6個鄉:七里村鎮、黑家堡鎮、鄭莊鎮、張家灘鎮、交口鎮、安河鎮、郭旗鄉、劉家河鄉、安溝鄉、羅子山鄉、雷赤鄉、南河溝鄉。(288個行政村)
2011年,撤銷安河鎮、羅子山鄉合并設立羅子山鎮,撤銷南河溝鄉、雷赤鄉合并設立雷赤鎮,撤銷劉家河鄉并入交口鎮。調整后,延長縣轄7個鎮、2個鄉:七里村鎮、黑家堡鎮、鄭莊鎮、張家灘鎮、交口鎮、羅子山鎮、雷赤鎮、郭旗鄉、安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