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鋼城區里辛街道大廟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3002 | 身份證前6位:371203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里辛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大廟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大廟村位于萊城東南20公里、西距鎮政府東4公里處。東與前朱山村為鄰,南與黃家洼村接壤,西面與鄭王莊東溝村搭界。西北為小廟村,東北為后朱山村。全村耕地面積525畝, 218戶,545口人,均為漢族。
據《王氏譜》記載,明代王姓由河北棗強遷此建村。當時村內有一座舜皇廟,遂稱舜皇廟村。后在村北又分出一小村,稱小舜皇廟,本村稱大舜皇廟,后簡稱大廟。
據《萊蕪市志》記載,大廟村清末屬萊蕪縣棋山保;1939年至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和新甫三縣,大廟村屬新甫縣;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制,大廟村屬萊蕪縣顏莊區;1951年改為第七區,當時七區有十五個鄉,大廟村屬學玉鄉;1956年,大廟村屬棋山鄉;1958年3月,屬鄭王莊鄉;同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隸屬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4月又將顏莊人民公社和鄭王莊人民公社合并為顏莊人民公社,大廟村屬顏莊人民公社棋山管理區;1984年改為顏莊辦事處,大廟村屬棋山鄉;1985年11月并入里辛鄉;后鄉改鎮,大廟村屬里辛鎮。
大廟村中以王、鄭兩姓居多,占總人口的95%以上。另有李、張、候三姓,居民多為洪武初年由河北棗強冀州遷來。大廟村人誠實忠厚,安守本分。男孝女賢、尊老愛幼是大廟村人的傳統美德。
大廟村的房屋可分為三類。一類為民國初年鄭學靖、鄭學頌所蓋二座二層小樓,這是村中僅存古宅,其中一座已改為磨面房,繼續發揮它的作用;一類為低矮的土坯草房,這些房屋多為解放前所建,里面已無人居;還有一類為磚瓦結構,此類房屋前后出廈,內部裝飾美觀,大多為20世紀末、21世紀初所建。大廟村房屋的變化印證著歷史的變遷和村民居住條件的不斷改善。
大廟村人一向勤儉持家,艱苦創業。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村里以生產隊為單位,先后辦起了粉房、掛面房、火燒房、面粉加工房等。特別是村中粉房生產的粉條、粉皮,聞名四里八鄉。這些副業的開展,壯大了集體的經濟力量,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
大廟村多出能工巧匠,如石匠、術匠、瓦匠等。特別是瓦匠遠近聞名,在當時的顏莊建筑隊中以大廟人居多,F在村民仍有很多瓦匠活躍在萊鋼等建筑工地。
大廟村屬丘陵地區,缺水一直制約著該村經濟的發展。大廟村人祖祖輩輩為改善水源做了大量工作。特別是近幾十年來,通過村民義務勞動,修建了眾多的水庫塘壩。20世紀70年代初,挖了兩口大水井,基本解決了耕地灌溉問題。
為解決村民吃水問題。1993年鎮政府撥款2萬余元,村里投資1萬余元,打出100余米的深水井一口,基本解決了村民的吃水問題。2000年,萊蕪市國土資源局又無償支援10噸水泥,1噸鋼筋,為村里修建了3個飲水池,進一步改善了村民的飲水條件。
大廟村人一貫重視教育。1984年秋,大廟村建高標準小學一處。學校占地面積5000平方米,建筑面積960平方米。全校5個教學班,l間儀器室,1間體育器材室,3間圖書閱覽室,2間實驗室,內部配套達二類標準。學校始終把加強學校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堅持德育為主,以教學為中心,以育人為本的辦學思想,以實現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教學質量為總目標,努力培養合格人才。自恢復高考以來,僅有500余人的小村莊,就有30余人考入大中專院校。其中鄭憲友正攻讀博士學位。
為改變家鄉面貌,大廟村人與自然作了堅決的斗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植樹造林,綠化荒山。早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村里就成立了林業隊,在雙泉山上植樹造林。山上栽有松、柏、槐,還有蘋果、棗、桃等經濟林木。不但綠化了荒山,而且給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1992年,村里又在南嶺挖穴,種植了優質蘋果樹,F在從雙泉山俯視全村,綠樹成蔭,四季常青,風景如畫。
1995年,為發展經濟,引導村民發家致富,村里統一規劃出一片養殖小區,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鼓勵村民發展養殖業。現已有四戶村民人駐該小區,主要飼養雞、豬,已形成較大規模,每戶收入均在萬元以上。
現在,在各級政府的關心領導下,大廟村正在積極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林果業、養殖業。大廟村人正以其勤勞的雙手,創造著美好的明天。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全國與大廟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