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鋼城區里辛街道棋山觀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3002 | 身份證前6位:371203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里辛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棋山觀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棋山觀村位于萊城東南21公里、里辛鎮東4公里處。東鄰圈里村,北靠楊家樓村,西接焦家莊村,南倚棋山。2002年全村共有199戶,總人口543人,均系漢族,耕地面積1036畝。
據《中國村莊記事》記載,棋山觀始建于北宋,最初名曰“洞真觀”,南宋時,此地屬金人轄域,道教長春真人丘處機曾來此隱居。泰和八年(1208年)丘處機求皇帝為觀賜名,皇帝賜曰“洞真觀”。元末明初,此地戰亂,道觀、村落歷盡了滄桑。明洪武初年,劉姓由-大槐樹移此建村,因東有棋山觀廟,故名為棋山觀。
明末清初,全縣劃為十區,棋山觀屬顏莊區管轄;1941年四區屬新甫縣;1945年回歸萊蕪縣;1947年,“學玉事件”后,棋山鄉和黃金鄉合并為學玉鄉,該村屬學玉鄉管轄;1985年稱顏莊區;1958年3月撤區并鄉,顏莊區劃分為鄭王莊鄉和顏莊鄉,屬鄭王莊鄉;同年10月鄭王莊鄉改為鄭王莊人民公社;1959年2月,鄭王莊人民公社與顏莊人民公社并為顏莊人民公社,下設7個管區,該村屬棋山管區;1984年4月屬顏莊辦事處棋山鄉轄區;1985年10月撤處并鄉,屬于里辛鄉;1995年10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準,建立里辛鎮,該村屬里辛鎮管轄至今。
棋山觀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村人很早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由鄭緒吉、朱相茲等三人成立第一個黨支部,他們帶領村民斗地主,分田地,積極支前,異常活躍。1938年,年僅18歲的邵東海報名參軍,先后參加過孟良崮、萊蕪、淮海、渡江等大小戰役上百次戰斗,在淮海戰役中身負重傷。傷愈后積極響應黨的號召,于1950年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在極度艱苦的條件下,仍能帶領戰士頑強作戰。在一次戰斗中頭部又負重傷,全身大小傷15處,致命傷3處。建國后又為我國的高炮部隊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在戰爭年代,村中先后有25人奔赴戰場作戰,4人為國捐軀。廣大村民積極參軍,勇躍支前,為中國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被命名為抗戰模范村。
棋山觀人為改造大自然,戰天斗地,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先后修水庫四座,打機井八眼,使全村的耕地變成了水澆田,極大地提高了耕地抗旱保豐收的能力,為糧食連年增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糧食畝產由原來的150公斤提高到現在的800多公斤。
棋山觀人歷來就重視教育的發展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早在1938年,村中就建有抗日子弟小學一處;1948年建立1-4年級小學一處;1950年成立1-6年級完小;1970年成立棋山觀中學;1975年棋山觀中學并入楊家樓聯中;1976年村里投入5萬元,在棋山觀新村新建小學一處。由于村人注重人才培養,近幾年高層次的知識人才不斷涌現。朱傳民、李傳鋒先后獲得博士后學位,朱傳寶獲碩士學位,大、中專畢業生已有35人。
棋山觀人不斷開拓進取,改革開放后,特別是最近幾年,為了提高村民經濟收入,在各級領導的正確領導下,加大了產業結構調整的力度,改變了過去那種單一的種植模式。2000年,全村生姜種植面積達到100畝,產生姜30萬公斤左右。僅此一項,全村人均收入增加300元。2001年又大力發展植桑養蠶業,新增桑園40畝。
純樸的棋山觀村民,正在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領導下,團結奮戰,創造新的歷史,明天的棋山觀會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富裕。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