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規劍指快遞服務痛點 快遞柜已難成“萬金油”
5月3日消息,在電商產業的帶動下,快遞行業雖然發展迅猛,但物流、配送上的種種問題依然引發不少爭議。新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就意在對快遞行業現存的部分問題動刀下藥。
5月1日起,《快遞暫行條例(下稱“條例”)》正式施行,這同時也是國內首部專門針對快遞業的行政法規。《電商報》了解到,該條例針對快遞員送貨上門、推廣智能快遞柜、寄件實名制、隱私保護、寄件損壞賠償等方面提出了明確的意見及規定。
《條例》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并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收件人或者代收人有權當面驗收。分析指出,這一規定強調了收件人個人選擇的權利,快遞員想要將快遞放在代收點或快遞柜,須先征得收件人的同意,倘若快遞員拒絕送貨上門,則屬于違反規定。
事實上,因快遞員擅自將快件放在快遞柜而引發糾紛的案例此前屢見不鮮。《揚子晚報》去年11月報道,南京一名快遞員因未經用戶同意,擅自將快件放在小區的智能快遞柜中,與一位女客戶發生糾紛,隨后招致對方報復。對于為何將快件放在快遞柜,該快遞員解釋,因為“雙11”即將開始,快件數量太大,難以做到每一件都做到送貨上門。
而《條例》或許也將成為消費者爭取合法權益的背書。據《中國消費者報》近日報道,因不滿快遞員不送貨上門而直接將貨物放到小區快遞柜,申通快遞和豐巢科技兩家企業被湖南長沙一名消費者訴至長沙市岳麓區人民法院。
不過就現階段而言,《快遞暫行條例》在基層仍存在“上行下不效”的尷尬。據《濟南日報》報道,在《條例》實施首日,仍有很多快遞員沒有給客戶電話通知,照舊將快件放在了代收點。部分快遞員表示,因為沒有被交代相應的要求,因此他們選擇了慣常的做法。就此來看,《快遞暫行條例》要改變目前快遞行業現狀,恐怕依然是任重而道遠。
- 6-30· 服務區閑置場地變京津冀物流樞紐
- 6-9· 快遞新規實施在即:全鏈條治理引領綠色轉型新賽道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26· 提高服務質量 做好高校學子返鄉運輸
- 12-26· 強化服務保障 打造學生出行良好環境
- 11-24· 細化服務措施 確保“雙11”運輸安全便捷
- 11-14· 精準服務激發增運增收新活力
- 11-14· 高品質服務促深冷運輸“極速達”
- 10-10· 貼心服務讓“頭回客”變成大客戶
- 8-18· 強化服務保障推進鐵路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