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解快遞“過度包裝”之困,需要從源頭抓起
電商與快遞業的高速發展,讓快遞包裝成為業內又一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其帶來的浪費與污染問題。要解決快遞中“過度包裝”之困,還需各方從源頭治理。
今年兩會期間,如何讓快遞包裝更快“變輕”“變綠”成為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從電商平臺及商家、外賣買家、快遞公司等各個環節入手,但源頭治理更顯迫切。
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1月11日,主要電商企業全天共產生8.5億個快遞物流訂單,同比增長29.4%,全天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3.31億件,同比增長31.5%。高速增長的快遞業務量雖令人興奮,但背后伴隨的包裝問題卻令人擔憂。
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2017中國快遞領域綠色包裝發展現狀及趨勢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312.8億件,共消耗約32億條編織袋、68億個塑料袋、37億個包裝箱以及3.3億卷膠帶。光是一年消耗的快遞包裝盒所需的瓦楞紙箱原紙就多達4600萬噸,相當于消耗了7200萬棵樹,與新發展理念明顯相違。
撕掉纏了好幾圈的膠帶,打開厚厚的紙盒,去掉一張大大的氣泡膜,一番折騰之后,終于拿到了那支幾厘米長的口紅……其實,如此“隆重”“豪華”的包裝樣式在快遞包裹并不少見,諸如口紅這樣的“折騰”或只是快遞“過度包裝”的冰山一角。
天量包裹產生的天量包裝廢棄物,對生態環境帶來的不利影響可想而知。過度的包裝,在最終影響生態環境的同時,實際上還增加了快遞物流的負擔。這個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重視。
《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關于協同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的指導意見》等政策紛紛出臺,均明確表示須規范包裝使用、引導行業綠色發展。國家發改委也表示,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在電商、快遞、外賣等領域推行綠色物流、綠色包裝的實施方案,要求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和物流企業提供綠色消費的選擇。可以想象,隨著新發展理念的全面落實,天量的網購包裝也必將戴上“緊箍咒”。
然而,推進網購包裹包裝的綠色化、減量化,還需電商平臺、消費者、物流企業、資源回收者以及政府部門等各方主體形成合力。如快遞企業已廣泛使用電子面單替代傳統的紙質面單,其中部分企業電子面單比重已超過80%;在中轉場使用可重復使用的帆布袋替代普通編織袋;通過收費優惠,鼓勵用戶發件時使用二次利用的包裝盒等。
但要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需從源頭治理。目前,80%~90%的網購包裹都是由電商商家先行包裝好,然后由快遞公司攬收、轉運、派送。因此,電商平臺及商家在包裹包裝問題上有更大的主導權,也承擔著更大的社會責任。
目前,一些電商平臺已意識到這個問題,并在積極采取措施。阿里旗下的菜鳥網絡,在去年“雙11”期間聯合各相關機構實施“回箱計劃”,在10個城市全面開展廢舊紙箱回收,并預計在甘肅敦煌周邊種植10萬棵樹。另外,政府部門也應研究出臺政策措施,對網購包裹的“綠色包裝”進行激勵。
期待通過各方努力,讓我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快遞市場,能真正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8-29· 需要房主出錢嗎?天津在哪試點?房屋養老金4問來了
- 7-29· 二季度快遞服務全程時限縮短至53小時
- 7-8· 快遞業新發展模式,開拓行業增長新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