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軍勝:快遞業成長空間依然很大,仍有四大問題待破解
3月19日11時,備受關注的2018年全國兩會第五場“部長通道”在人民大會堂開啟。旁聽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七次全體會議的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第一個亮相,回應熱點話題,表達行業發展的愿景和訴求。
談發展,一定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眾所周知,中國快遞業務量已經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未來到底還有多少發展空間,存在哪些問題,一直是外界持續關心的話題。馬軍勝一邁進“部長通道”,記者就拋出了這個令他們念念不忘的問題。
馬軍勝說,過去的十年,中國快遞的年均增長達到了42%,過去5年達到了47%。2017年的業務量達到了400億件,占到了全球40%多,比美國、日本、歐盟的快遞業務量加起來都要多。
“我對中國快遞的持續快速發展非常有信心!”馬軍勝說,“只要政策對頭、模式對頭、路徑對頭,再加上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信心來自哪?來自于現實的底氣。馬軍勝表示,首先中國快遞業發展模式很接地氣,400億快遞有近300億是服務電商,電商平臺網上訂貨、快遞線下遞送的模式深得人心,對降低流通成本、促進消費升級作用很大,并且這種模式粘性強、市場大。今年以來中國快遞的增長率達到了30%,成長空間依然很大。
其次,快遞公共平臺的作用可以進一步發揮,除了服務電商商務之外,還可服務現代農業和現代制造業,只要網絡運行穩定、質量可靠,就可以作為現代制造業的“移動倉庫”。
再次,跨境網購發展迅猛,目前中國每天國際包裹六七百萬件,這是七八年前國內的日快遞量,誰能想到現在每天國內包裹達到1億多件呢?中國的網民有7億多,世界的網民有20多億,所以未來的增長空間還是很大的。
而對于目前快遞業所存在的問題,馬軍勝也毫不避諱,坦言有四大問題需要破解:一是末端設施的配套問題。二是“最遠一公里”的跨境網購的通道建設問題。三是快遞包裝物的處理問題。四是快遞渠道安全問題。“相信隨著政府的重視,社會的配合,行業的努力,快遞的發展一定會有美好的未來。”
談安全,堅持底線思維采取三大措施
對于快遞實名制下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問題,馬軍勝說,在寄遞渠道依法實行實名收寄是國家制度性的安排。除了快遞以外,鐵路、通信、銀行等行業早已施行實名制,在快遞渠道推進實名制是保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市場秩序提高國家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
馬軍勝介紹說,去年以來,國家郵政局在全國153個城市進行實名收寄試點,全社會是理解的、廣大商家和用戶是積極配合的。目前為止每天實名收寄量達到一億件,占全天收寄量的83%左右,按照計劃今年內要實現剩余17%的全覆蓋。但在快遞實名制的實施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個別散戶還有理解過程,偏遠地區信息設備還沒有配套上。”
對公眾普遍關心的實名信息安全問題,馬軍勝說,“這是政府部門推行實名收寄制度考慮的首要問題和根本問題。”
馬軍勝表示,實名收寄必須堅持“底線思維”,采取了三個措施:一是對信息系統安全等級進行評定,從采集到傳送、處理、保護、消除都要閉環管理;二是不斷改善信息應用技術,采用權限管理,在面單上推進信息隱秘技術;三是加強監管,一旦發現個人信息泄露,郵政管理部門會同公安部門堅決打擊,切實保障公眾信息的安全。
談扶貧,郵政業大有可為
“這些年,農村電商、微商發展迅速,郵政起了很大作用,未來郵政將采取哪些措施,助推精準扶貧?”除了快遞發展和寄遞安全問題,記者對郵政業在農村振興和精準扶貧方面的作用十分關心。
郵政業扶貧,一直也是馬軍勝的牽掛問題。他表示,郵政本身就承擔普遍服務的職能,在農村的網絡十分健全,全國所有鄉鎮都有郵政所,行政村直接通郵率目前達到了96%。四年前,國家郵政局推出了“快遞下鄉”工程,到現在為止,全國農村快遞覆蓋率達到87%,讓近6億農民享受網購服務,效果十分明顯。400億件中有100億就是來往于城鄉之間的,工業品下鄉或農產品進城,郵政業為農村振興、精準扶貧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下一步,郵政管理部門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繼續推進網點向鄉村覆蓋,不斷提高快遞覆蓋率,打造一批各地有品牌、有特色的名優農特產品,通過‘快遞+’金牌項目,把快遞和郵政服務農村的工作進一步推進。”馬軍勝說。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1-18· 我國快遞年業務量首次突破1500億件
- 11-14· 快遞業務迎高峰 智能科技推動物流業“加速跑”
- 11-7· 閑置空間換收益:貴州分布式光伏發展觀察
- 10-28· 快遞業務旺季啟動,單日業務量再創歷史新高
- 10-21· “快遞下鄉”十年 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98%
- 10-10· 快遞業務收入9個月超萬億元
- 9-30· 江蘇高成長性科技型企業增長勢頭強勁
- 8-29· 破解一人失能 全家失衡難題 山東加速長護險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