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旅融合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2012年到2021年,國內旅游收入年均增長約10.6%;2012年到2019年,國內出游人次實現翻番。同樣,全國鐵路建設在此期間也進入黃金時期,鐵路固定資產投資累計超過7萬億元,到2021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5萬公里,其中高鐵4萬公里,形成了基本完善的鐵路網絡。
2024年一季度,國內出游人次14.19億,比上年同期增加2.03億,同比增長16.7%,“五一”期間,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95億人次,同比增長7.6%,按可比口徑較2019年同期增長28.2%?梢,旅游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項“熱門”活動,發展旅游業已經成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重要著力點。人們對旅游的需求越高,自然對出行的要求也就越高,今年1-4月,全國鐵路日均開行旅客列車10483列,同比增長13.8%,發送旅客13.7億人次,同比增長22.9%,運輸安全平穩有序!拔逡弧逼陂g,全國鐵路發送旅客9176.4萬人次,單日旅客發送量最高2069.3萬,較去年提升5.2%;就晟票憬莸蔫F路網絡進一步提高了人們旅行的舒適度和效率,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交通保障。
近年來,旅行選擇更加多元,旅游業態和模式不斷創新,鐵路部門也緊跟其上,一系列各具特色的旅游專列逐步開行,“多彩貴州號”“熊貓專列”“草原之星”等等都吸引了大批游客體驗,為旅客提供了“車隨人走、景隨車移”的獨特體驗,發揮了旅游專列安全便捷的獨特優勢,讓人們在列車上就能夠感受心心念念的“詩和遠方”,真正打通了“交通+旅游”的脈絡,是中國構建“快進”“慢游”旅游交通基礎設施網絡、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寫照。
旅游的熱度越高,人民對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就越高,對出行的便捷程度、舒適體驗需求就越高。鐵旅融合可以打破“旅長游短”的困境,是建立鐵路與地方共享資源、互通市場、共謀發展的合作機制的一種探索,也是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創新路徑,能夠讓旅游業發展韌性更強、活力更旺、后勁更足,助力實現“讓旅游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筑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劉志宇)
- 4-21· 央地融合 路地聯動:讓老年旅客老“游”所樂
- 2-3· 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寶山模式”
- 10-24· “鏈”上融合 京津冀產業鏈澎湃新動能
- 10-10· 湖南:文旅融合激發假日經濟新活力
- 9-5· 文旅融合活力足 釋放消費市場新動能
- 8-15· 文旅融合 打造河北文化新引擎
- 7-25· 城鄉融合打開鄉村發展新空間
- 5-30· “融合共享·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 5-9· “橋旅融合”為貴州山區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
- 2-5· “融合”運輸讓春運服務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