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融合 京津冀產業鏈澎湃新動能
京津冀產業協同不斷向“新”,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催生新動能;“鏈”“群”協同走實,重點產業鏈圖譜落地見效,進一步完善區域集群協作網絡,培育發展特色產業集群……
2024京津冀供應鏈產業鏈大會上的最新情況顯示,自去年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門發布六大跨區域產業鏈圖譜后,京津冀在氫能、生物醫藥、網絡安全和工業互聯網、高端儀器設備和工業母機、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機器人等領域構建區域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深度融合新體系的建設加速,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合作,助力打造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
“鏈”上求新:戰新產業加速布局
最早從北京來津落戶在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的無人機企業致導創新(天津)科技有限公司今年繼續迎來發展紅利期。受益于“北京研發、天津轉化”協同創新模式,這家公司今年保持每年15%-20%的營收增長,最近還將2款自主研發的新產品從實驗室推向生產線。
“我們同時擁有京津兩地基因,無人機航電產品已經由3大系列6款產品增加至6大系列48款產品,年產值突破2000萬元,申報百余項專利和軟件著作權。”公司總經理李曉宇告訴記者,他們在京津兩地團隊各有分工、緊密配合,節省成本的同時,提高研發生產效率。
一批優質企業和創新機構在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落地生根,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的生動寫照。
2023年,京津冀三地共同繪制了氫能、生物醫藥等6條重點產業鏈圖譜。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局長尹繼輝介紹,近期三地共同編制印發《推動6條重點產業鏈圖譜落地的行動方案》,動態更新“六鏈”圖譜,“六鏈五群”建設加快推進,區域協作更加緊密。
中國電子信息集團先后在天津布局麒麟、飛騰、中電科技等企業,加強集成電路等產業全鏈條協作。旗下麒麟軟件聯合多家行業頭部企業出資成立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聚焦操作系統共性關鍵技術,打造跨界協同的生態系統。
今年新開通的天津地鐵11號線一期東段項目,是落實 “京津冀一體化” 戰略、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重點項目。麒麟軟件有限公司天津事業部總經理全龍說,11號線初期開通運營11座車站的自動檢票機(AGM)、自動售票機(TVM)等均采用國產操作系統,津城百姓出行更加便捷。
濱海高新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夏青林說,高新區通過生態搭建,引入和培育“卡脖子”、關鍵環節產業,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的能級提升。
握手對接:產業協作更加緊密
產業協作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實體內容和關鍵支撐。
今年8月,榮程新能(天津)氫能科技有限公司首批200輛搭載榮程氫揚動力Fe6-150kw氫燃料電池系統的氫能重卡正式交付使用。
榮程新能是一家氫能重卡運輸運營服務商。截至今年10月20日,運營氫能重卡累計行駛里程2023萬公里,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76萬余噸,成為國內擁有在市政道路實際開展氫能重卡運輸業務車輛最多的實體企業之一。
榮程集團黨委副書記柴樹滿介紹說,榮程新能“氫能物流產業鏈示范應用場景項目”是京津冀三地合力打造氫能零碳運輸路線的典范。
北京重點發展氫能裝備、氫燃料電池電堆及整車核心裝備產業化,天津重點建設氫燃料電池車輛檢驗檢測能力,推動港口、物流等場景氫能示范應用;河北將推動規模化綠氫制備供應,布局氫儲運、燃料電池整車及配套裝備制造……三地正圍繞制氫、儲運、加注和應用環節,打造全球新能源風向標。
十年來,京津冀三地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形成目標同向、措施一體、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發展格局。
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精密數控機床研發、制造和應用推廣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因工業用地供應緊張,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引導及三地政府支持下,精雕集團將北京作為集團總部,在廊坊和天津設立全資子公司。北京總部主要承擔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廊坊公司負責整機組裝測試驗證,天津基地重點研發生產大型精密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與智能視覺系統應用等產品。
在“北京研發、津冀轉化”模式下,精雕集團自主研發生產的高端數控機床在半導體、汽車、醫療器械等高端制造領域不斷落地,實現國產化替代和突破。
提質擴面:組團發展放大協同效應
不久前,天津市首批17個產業鏈創新聯合體揭牌成立,有利于引導產業鏈龍頭企業牽頭優化整合創新資源,推動更多科技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天津市工信局科技處副處長董錫泉告訴記者:“這些創新聯合體以企業牽頭、大學科研院所支撐、終端用戶共同參與的協同創新模式,貫通了技術攻關—成果轉化—場景搭建—產業培育的全鏈條。”
首批創新聯合體包括瑞普生物、金橋焊材、天地偉業在內的62家鏈上重點企業,涉及成員單位170家。天津市工信局總經濟師、二級巡視員高秀成說:“聯合體將充分發揮鏈主企業在技術需求拉動科技創新、市場需求提供應用場景等方面的龍頭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鏈協同發展水平不斷提升。”
位于天津港保稅區的天津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最新研發的打磨機械臂正在運行。“原計劃需要一年研發完成,沒想到半年多就用在了企業的生產線上。”公司相關負責人說,在京津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聯盟幫助下,企業精準對接需求、產品順利投產。
京津冀三地工信部門1月組建京津冀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聯盟。企業在供需線上對接平臺上報訴求,專人負責梳理匯總。新松公司發布視覺跟蹤技術需求后,很快找到了河北省的一家合作伙伴。
天津市工信局副局長楊冬梅說,三地堅持以“六鏈五群”為抓手,推進產業協作,為京津冀建設中國式現代化的先行區、示范區提供堅強產業支撐。
- 4-21· 央地融合 路地聯動:讓老年旅客老“游”所樂
- 2-3· 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寶山模式”
- 10-24· “鏈”上發力,京津冀如何共造“一輛車”?
- 9-5· 文旅融合活力足 釋放消費市場新動能
- 8-15· 文旅融合 打造河北文化新引擎
- 7-25· 城鄉融合打開鄉村發展新空間
- 5-30· “融合共享·協同發展”高峰論壇在京召開
- 5-23· 鐵旅融合助力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 5-9· “橋旅融合”為貴州山區旅游發展注入新活力
- 2-5· “融合”運輸讓春運服務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