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商掀起返鄉投資熱
“樹高千尺不離根”,無論是從安徽皖南山區走出去的安徽商人,還是從皖北平原走出的安徽商人,他們一脈相承、血脈相連,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徽商。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世界制造業大會徽商論壇上,現場發布了《徽商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分析2022年度徽商發展情況。
《報告》指出,過去一年,徽商加速回歸,近千億元投資在皖落地。2022年,全省億元以上在建徽商回歸項目650個,徽商投資額182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1034.5億元,同比增長17.1%。新建億元以上項目486個,徽商投資額1093.1億元,實際到位資金859.4億元。新建10億元以上大項目24個,實際到位資金173.2億元,其中落地合肥的10億元以上大項目7個,實際到位資金42.8億元。
從項目落地來看,在建徽商回歸項目到位資金排名前五的城市依次為合肥市、阜陽市、滁州市、安慶市和宿州市,5市到位資金共449.1億元,占總到位資金比重43.4%。由于大項目的帶動作用,宿州市到位資金增長較快,以86.5億元躍居全省第五位。
在建徽商回歸項目主要來源地為北京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等地;到位資金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江蘇省、上海市、廣東省、浙江省和北京市。
值得一提的是,從產業分布來看,十大新興產業到位資金782.1億元,同比增長10.7%,占總到位資金比重75.6%。
市場經濟背景下,企業投資要講經濟回報,看重的是投資項目的發展潛力及其能為企業帶來的長遠效益。《報告》發現,有的地方僅僅因為是家鄉企業家的投資,不管項目合不合適、產業鏈配不配套、政策與服務跟不跟得上,一股腦招來再說,造成項目水土不服,企業蒙受損失,當地招商形象也受到較大影響。
促進返鄉投資,要打“情感牌”,但更重要的是修煉內功,打好“服務牌”和“產業牌”,在營商環境的優化和產業生態的塑造上下功夫。《報告》認為,如今徽商回歸項目資金增長顯著,數字的背后,不僅有濃濃的鄉情,更多的是對安徽營商環境、產業生態和發展潛力的認可。
“回鄉投資,因為看見了更好的未來。”“以前回家投資是出于情懷,現在還考慮發展前景和產業布局”……一些皖籍企業家回鄉投資時曾這樣感慨。
亳州市“雙招雙引”推介會暨“天下毫商”大會、以“暢敘新安慶、共建大宜城”為主題的首屆中國宜商大會、“百名會長黃山行”暨第四屆全國異地黃山 (徽州) 商會會長座談會……2022年,我省多地開展徽商回歸活動,吸引返鄉投資。
目前,分布在全球的徽商組織已成為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橋梁和文化與經貿往來的平臺,成為徽商回歸的重要載體。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全球共有各類徽商組織496家,其中,海外徽商組織28家。這些徽商組織充當著安徽“雙招雙引”形象大使,廣泛宣傳家鄉,推薦家鄉,讓更多人了解安徽、走進安徽、投資安徽。
歷史上的徽商創造了不朽傳奇。《報告》指出,續寫新時代新傳奇,新徽商要心系故土,當好橋梁紐帶,多宣傳、推介家鄉,為家鄉發展多出謀劃策、貢獻智慧,常回家鄉投資興業、創新創業,尋求合作機遇助力家鄉發展;相關政府部門要全力推進“雙招雙引”,更加注重用市場邏輯謀事、用資本力量干事,推進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資本鏈、政策鏈“多鏈協同”,為新徽商提供更為廣闊的舞臺。(記者 彭園園)
- 12-21· 掀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熱潮
- 8-28· 掀起全球供應鏈變革 中歐班列強在哪兒?
- 1-9· 浙江掀起“千團萬企”“出海”潮
- 11-25· 高校掀起超燃熒光夜跑 數千師生組公益隊伍為快遞小哥加油
- 2-12· 會送會裝 美國快遞貨運企業掀起大件快遞熱戰
- 3-19· 順豐攜手夏暉成立冷鏈公司,掀起2018冷鏈物流大戰
- 5-9· 政策推動下,多地掀起冷鏈物流投資建設熱潮
- 8-24· 班組掀起“追星”潮
- 6-4· 上海鐵路局掀起向南京站“158”雷鋒服務站學習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