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和科技創新雙輪并進——上海自貿區策源地一線見聞
2023年是上海自貿區成立10周年。記者近日在上海自貿區最早掛牌的地方——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走訪發現,這片改革開放試驗田正在推動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并進,助力企業更好參與國際合作與競爭。
位于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的星弈昂(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在星弈昂的細胞建庫間、分化擴增間,隨處可見科研人員忙碌的身影。從人員招聘、辦公室裝修、實驗室建設到將研發產品推進至動物實驗階段,星弈昂只花了短短2年時間,創造了生物科技領域的“自貿區速度”。
標準化的廠房、高效的政務服務、良好的產業生態,都是星弈昂創始人王立群選擇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創業的原因。不過,上海自貿區的開放基因以及大膽闖、大膽試的改革舉措更是吸引王立群的因素。
2022年11月,《浦東新區促進細胞和基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5)》正式對外發布。同時,浦東還推出了醫產融合創新策源平臺,幫助創新藥打通臨床應用“最后一公里”。“政策供給到位,我們有信心推動細胞和基因治療產業在現有基礎上更上一層樓。”王立群說。
發揮改革試驗田作用,構筑發展新優勢,越來越多的前沿科技、新興業態在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生根結果。
日前,國家文物局公布了首批文物事業高質量發展推介案例名單,上海市“社會文物流通管理綜合改革 暢通海外文物回流渠道”成功入選十佳案例。
這項改革的重要載體,是位于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的上海國際文物藝術品保稅服務中心。這一中心內有著全球規模居前的藝術品保稅倉庫,庫內專業藝術品存儲水平和存儲量級均居全國前列。
文物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進博會5件免稅、海關遠程查驗……上海自貿區國際文化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譚翼說,依托諸多制度創新,海外文物藝術品在保稅區走通了通關、進境、展示、交易、代理、免稅、交割、結算等一整套流程。2022年從這里進出境的文物藝術品達6320件(套),總貨值約110億元人民幣。
打造“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核心功能區、升級“全球營運商”計劃、推動生物醫藥等領域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落實自貿區提升戰略,當前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正在緊鑼密鼓落子布局。
上海自貿區管委會副主任、保稅區管理局局長章曦說,未來上海自貿區保稅區域將著力培育具有更強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為中外企業提供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
- 5-6· 科技為筆,繪就鐵路防汛安全新畫卷
- 3-31· 科技援藏打通牦牛乳產業數字化鏈條
- 3-17· 打好“科技+政策”組合拳,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 2-14· 回顧 2024 榮耀,共繪 2025 新藍圖,諾樂電動科技全員攜手,開啟蛇年新征程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12· 以科技之“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添彩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2-12· 以科技之光點亮鐵路前行之路
- 12-12· 科技賦能安全線,6C技術護航滬昆高鐵
- 11-21· 科技助力北方口岸通關能力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