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即墨:百畝稻田凝聚起“共富”合力
機車轟鳴,徐徐向前,割臺翻滾,一片片水稻紛紛倒伏,經脫粒后存儲在收割機的糧倉內。眼下已到了三秋生產的尾聲,11月2日,在青島市即墨區藍村街道郭家屋子網格村,100多畝鹽堿稻田進入豐收季,當地農戶全力搶收水稻,確保顆粒歸倉。
“我們村黨支部領辦的合作社成立的這三年,每年都能在這片鹽堿地上品嘗到豐收的喜悅,令人歡欣鼓舞。”郭家屋子網格村黨支部書記趙麗滿懷欣喜地說。
眼前這片金燦燦的稻田曾經是一方無人問津的撂荒地。2019年底,趙麗作為公開遴選的黨支部書記來到該村。她把“產業振興”的“主戰場”瞄準了村子北邊上百畝撂荒的鹽堿地。通過聘請青島農業大學相關教授實地測評和征求村里老黨員、種地“老把式”的意見,確定了推廣種植水稻的發展方向。
2020年初,趙麗依托村黨支部成立青島助扶興夢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從村民手中流轉了近100畝閑荒土地,并發展村民入股,注冊了“藍田初心”品牌,開始進行海水稻種植。
村黨支部書記帶頭“吃螃蟹”,村民“跟風”嘗甜頭。合作社的社員也由開始的12戶增加到32戶。村民郭宗全就是其中之一。“種麥子最多收個六七百斤,不夠本錢,種玉米大部分都會澇死,連本錢都收不回來,所以我想著不如種稻子,看著村里種得挺好,也就跟著村里干了起來。”郭宗全說。
水稻迎來豐收,銷路卻成了“甜蜜的煩惱”。趙麗主動聯系周邊的上市企業——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雙方一拍即合,促成“共建協議”,嘗試“二產賦能一產”,從而實現雙向互促、雙軸聯動的村企共建新模式。徹底解決了種植合作社最后一米“腸梗阻”的銷售短板。截至目前,村企合作后已助力合作社增收13萬元。
趙麗說,下一步,村莊還將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桿線下地、雨污分流、人居環境提升等工程,使村里環境更宜居、村民更富足。
- 11-21· 青島持續推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
- 11-21· 青島持續推動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
- 11-21· 青島持續推動 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發展
- 11-14· 青島嶗山:加速邁向虛擬現實產業發展高地
- 10-17· 青島自貿片區全國首創特色經營項目自主標識服務
- 10-17· 山東青島:新技術賦能老城區
- 10-14· 山東青島:為藍色糧倉兜牢保障底線
- 9-12· 青島:開放場景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 8-22· 青島:“老大難”的堵點如何“智慧”疏解
- 8-15· 青島低空經濟加速“起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