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科技賦能數字經濟發展
本報記者 趙漢斌
貴金屬電子功能材料系列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半導體用高純材料和襯底材料雙雙實現自主可控、電子信息材料用高端錫焊料實現國產化……
記者從云南省委近日舉辦的“云南這十年”數字經濟專場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黨的十八大以來,云南省將建設“數字云南”作為重大工程來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發展進入快車道。
“我們聚焦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集成創新應用,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云南省科技廳副廳長何革偉介紹說。
以“數字”為經濟賦能、為發展提質、為治理增效新技術的突破。近年來,云南省努力破解電子信息材料領域“卡脖子”技術難題,為國家電子信息制造業關鍵基礎材料的自主可控作出了積極貢獻。
據介紹,十年來,云南省圍繞電子信息材料研發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集成創新應用,共安排省級財政科技經費6.5億余元,立項支持數字經濟領域省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100余項,部分電子信息材料實現國產化替代。
此外,云南率先在全國啟動了稀貴金屬材料基因工程,累計實現經濟效益24.7億元;普朗銅礦成為全國首個實現5G工業應用的有色金屬地下礦山和高海拔地區首個5G智能礦山;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得到新的拓展,設計并研發了“安全可控區塊鏈基礎平臺”,并在茶葉、金融供應鏈、跨境貿易和數字煙葉等領域示范應用。
在多語言技術領域,研發了實時語音識別引擎、實時語音合成引擎、文字OCR識別軟件,實現了東南亞語言語音到文本的實時轉寫及翻譯,識別準確率達到了業內領先水平。基于多語言技術開發出了一系列軟硬件產品,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旅游產業復蘇中得到較好應用。
十年來,云南省還聚焦數字經濟領域科研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
目前,全省在建和在用各類數據中心達到42個,建成了1.75萬核的高通量計算平臺,構建了南亞東南亞語言雙語詞典語料庫、藥用植物組學數據庫、稀貴金屬材料數據庫等資源庫,其中,稀貴金屬材料數據庫已積累數據1400余萬條。已建成統計建模與數據分析重點實驗室等20個省級科技創新平臺,推動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建設,為云南省打造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數字樞紐建設奠定了基礎。
在聚焦數字經濟領域創新主體引培方面,云南省科技廳主動聯系服務在滇兩院院士、選拔培育省科技領軍人才、遴選省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和技術創新人才85人,培育“云南省智能信息處理創新團隊”等省級創新團隊11個,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11位、頂尖團隊3個,建成數字經濟領域院士專家工作站12個。截至2021年底,全省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共2055家,其中,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達到516戶,占全省高新技術企業總數的25%,是10年前的2.6倍。
“云南省科技廳還將圍繞資源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數字化社會治理,加快推動數字經濟領域關鍵技術攻關、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和集成創新應用,著力提升數字經濟核心競爭力。”何革偉說,今后,云南省將建設一批重點行業及社會治理大數據服務平臺,推動5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與實體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數字云南”建設提供科技支撐。
- 5-6· 科技為筆,繪就鐵路防汛安全新畫卷
- 3-31· 科技援藏打通牦牛乳產業數字化鏈條
- 3-17· 打好“科技+政策”組合拳,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 2-14· 回顧 2024 榮耀,共繪 2025 新藍圖,諾樂電動科技全員攜手,開啟蛇年新征程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12· 云南:電力現買現賣 價格能漲能降
- 12-12· 以科技之“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添彩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2-12· 以科技之光點亮鐵路前行之路
- 12-12· 科技賦能安全線,6C技術護航滬昆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