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軌上展現“繡花”技藝
王 鵬 徐章位 陳 瑞
6月25日8時許,在大瑞鐵路大保段保山站,螺栓機的轟鳴聲、材料機具的碰撞聲、施工人員的號子聲交織在一起,施工現場熱火朝天。
“精調施工就像繡花一樣,對線路的幾何尺寸、軌面設計標高等參數進行毫米級調整以滿足標準要求,TQI值必須小于2.5,這無疑是一項巨大的挑戰。”廣通工電段工務維修中心線路技術員王金泉說,普速鐵路的軌道質量指數一般在7毫米左右,而大瑞鐵路要求控制在3毫米以內,數值越小,就說明線路狀態越好,一些肉眼看不到的高低起伏或不平順情況都必須完全“消滅”。
大瑞鐵路大保段設計時速為140公里,列車要在橋梁隧道密集的線路上穿山越嶺、跨江渡河,同時還要保障旅客舒適平穩的乘車體驗,考驗的就是建設者們在鋼軌上“繡花”的精湛技藝。
“列車高速運行的時候,哪怕是僅僅零點幾毫米的誤差,都會影響旅客的乘坐體驗,對鋼軌進行精調施工是新建鐵路開通前的關鍵工序。”作業中,王金泉手持軌距尺,一步一彎腰,仔細測量軌道幾何尺寸,并在軌枕上標注軌距誤差,為后續作業人員提供精準數值。
為保證大瑞鐵路大保段建設進度,廣通工電段抽調參加過昆楚大、大臨等鐵路精調施工的人員,分點進駐沿線各站點,爭分奪秒展開作業,全力以赴確保線路設備質量達到開通條件。
“有時候一段線路出現問題,需要接連調整很多個地方,有時候一處調整好了,另一處又出現了問題,就要從頭再來。”王金泉說。面對極高的工程精度要求,他們通過一步一測的方式,對每根軌枕按照盲調、修正、精調等程序至少進行3遍調整,消滅動靜態偏差,并對道岔無縫化、傷損鋼軌處理等施工質量進行復查。40多名作業人員每天連續作業10余個小時,也只能精調80米左右的線路。
除了人工作業以外,被稱為“鋼鐵俠”的大型養路機械設備在線路打磨、精搗中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
為啃下精調這塊“硬骨頭”,從今年5月開始,昆明工務機械段抽調搗固穩定車、線路打磨車等6臺大型養路機和45名技術骨干參與到線路精調攻堅戰中。
“大型養路機械能夠通過清篩、搗固等作業,在極短時內將軌道線路軌距、水平等誤差調整到技術要求內,不僅能精細卡控質量,而且能大幅提升作業效率。”昆明工務機械段技術科科長張燕磊介紹。為了克服新線作業分散、大機運行距離長、配件運輸時間長等困難,他們根據現場作業斷面大機設備分布情況制訂對口駐點包保方案,實現專業維修人員全過程盯控,做到故障信息反饋及時、排障人員響應及時、設備險情處置及時,確保設備運轉良好、精調質量達標。
“車站氣派得很,坐在公交車里就能看到前方氣勢磅礴的車站了,車站干凈整潔,設施一應俱全,太漂亮了。”當天12時許,在保山站站前廣場上,市民楊成宇感嘆道。
大瑞鐵路大保段東起云南省大理市,向西經漾濞彝族自治縣、永平縣,終至保山市,全線共新建橋梁34座、隧道21座,占線路全長的86.6%,被建設者形象地稱為“山區地鐵”。開工建設14年來,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云桂鐵路云南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參建各方克服重重困難,不斷優化施工方案,倒排工期,穩步推進工程建設。目前,大瑞鐵路大保段車站配套設施完善、問題克缺等工作正在穩步有序推進中,8000余名建設者正爭分奪秒、以點連線奮戰在建設現場。
大瑞鐵路大保段建成通車后,將徹底結束云南保山不通火車的歷史,大理至保山的列車運行時間僅需1小時左右,昆明至保山需要3小時左右,對促進沿線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和民族團結進步、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 4-28· 鋼軌上的追光者:記海南環島高鐵“毫米級”守護者林聲謀
- 4-21· “鋼軌花路”,激活經濟發展強引擎
- 5-23· 榜樣展現時代風采,奉獻成就“美麗”人生
- 3-4· 展現“最美”風采 迸發“最美”力量
- 5-15· 數字化展現強勁動能 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
- 5-15· 數字化展現強勁動能 助力中國高質量發展
- 12-5· 鋼軌“精磨”守護寶成鐵路
- 8-25· “鋼軌醫生”護航跨境列車
- 7-21· 鋼軌探傷有“涼方”
- 4-25· “快時代”鋼軌上流淌 “慢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