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林鐵路一周年,描繪雪域高原新畫卷
6月25日,作為西藏自治區的第一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迎來了開通運營一周年的日子。一年來拉林鐵路有效拉動區域經濟發展、方便旅客出行、促進民族團結,福澤雪域高原作用逐漸突顯。
拉林鐵路的開通徹底結束了藏東南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將西藏人口分布的區域有效的連接了起來,并與拉日鐵路沿線共同覆蓋了西藏幾乎80%的人口,不但大大縮短了藏區與內地、藏區各區域之間的距離,有效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廣泛交流,還加快了西藏松茸、藏雞肉、等特產與內地建材、糧食、鉀肥等各類生產生活物資的流通速度,形成了拉薩、林芝等城市“三小時經濟圈”,較好地服務了地方經濟建設和民生需求。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據悉,拉林鐵路僅開通一周年來,就累計運送旅客113.7萬人次、貨物4.78萬噸,林芝市更是靠著具有地域特色的“桃花節”和羊卓雍措、南迦巴瓦峰等旅游景點,累計接待游客近千萬人次,旅游收入近百億元,處處體現著鐵路為雪域高原發展帶來的“新動力”。
安全是高效、快捷的拉動區域間經濟持續發展的前提,也是鐵路落實“人民鐵路為人民”初心使命所堅守的職業操守。面對90%的線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16次跨越雅魯藏布江,沿線山高谷深、相對高差達2500米的運行環境,拉林鐵路從施工、試運再到正式運行都把旅客列車的安全、平穩作為重中之重。拉林鐵路首次采用了內燃、電力動力車兩端分置的創新組合模式,可滿足高原低氣壓、高耐候性環境運用條件,大大減少了列車“高原反應”給機車運行帶來的安全風險。不光從硬件上高標準,針對新技術、新設備、新線路帶來的管理“空白”,鐵路部門通過提前研判,及時抽調43名內地專業技術骨干開展對口支援幫扶,不斷對拉林鐵路的“軟實力”進行了提升。通過不斷完善規章制度,逐漸構建了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體”的安全保障體系,充分體現了鐵路部門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有效保障了鐵路運行及人民財產安全。
無接觸測溫、無票出行、無線上網、計次票新型票制一系列的舉措,處處彰顯著鐵路在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加上藏漢雙語服務,為減少旅客高原反應而采用的彌散式供氧系統,常用急救抗缺氧藥品配備更是既體現了人性化服務理念,又體現了個性化創新模式,切實打通了服務旅客的“最后一公里”,不斷改善著旅客出行體驗,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現著鐵路部門的責任、力量和擔當。(高從行)
- 6-23· 下個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有這些變化!
- 12-29· 拓展“鐵路版圖”,勾勒交通強國“發展畫卷”
- 12-26· 新成昆鐵路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 成都至昆明最快7.5小時可達 車票已開售
- 12-26· 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順利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2-26· 浩吉鐵路萬噸重載列車累計開行突破八百列
- 12-22· 中老鐵路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12-22· 格庫鐵路開通兩年有力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12-15· 鐵路貨運高位運行助推經濟發展
- 12-15· 國家鐵路1至11月份發送貨物35.71億噸 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