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火車詮釋共同富裕的情懷與溫度
平均時速不到40公里,票價最低僅1元……如今,全國有81對公益性慢火車開行在大山深處,覆蓋21個省區市,經停530座車站,成為便利群眾出行的“公交列車”。這些“慢火車”為山區百姓構建了致富之路,是鐵路部門對人民群眾最漫長告白,書寫著溫情,慢慢描繪著新時代鄉村振興之路的宏偉藍圖。
當下,我國高速鐵路實現了對31個省市的全覆蓋,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快有快的便利。京哈鐵路乘坐綠皮火車從哈爾濱至北京最短需要12個半小時,最長需要20個小時,京哈高鐵的開通后將時間縮短至5個小時,從小時到分鐘,計算單位的變化見證了這幾十年來中國鐵路的發展,也實現了哈爾濱人民當日往返北京的愿望。飛馳的高鐵將冰城哈爾濱與首都的距離進一步拉近,這也使得北京的科技、經濟、人才優勢與哈爾濱的環境資源、旅游資源互補,進一步推動了冰城哈爾濱地區的發展。
追求快速、標準化的時代也一樣不能缺少“慢情懷”,這些情懷可以是行駛在崇山峻嶺中將沿線能找到的村莊全部設置停靠站點、可以是幾十年不上調的票價、可以是為了滿足山村賣貨人進城家禽農副產品免費上車等等,這些特殊的情懷造就了“公益慢火車”。
如果說京哈高鐵上飛馳的復興號是中國速度的縮影,那么黑龍江省林口、湯原、烏伊嶺等地區運行的公益性“慢火車”則是中國溫度的縮影。可以說,“慢火車”構架起了鄉村老百姓和外面世界溝通的橋梁,承載起了鄉民們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沿線地區居民脫貧致富的強力支撐。這些列車是當之無愧的希望列車、幸福列車,是山里百姓走向致富的有利途徑。便宜、便捷的綠皮火車為沿途百姓地出行提供著便利,也為沿途村莊的經濟發展提供著保證。正是這些普速列車讓山里百姓在脫貧路上未曾掉隊,一路向著小康奔馳而去。“慢火車”不僅是鐵路部門關切民生的溫情見證,也是“人民鐵路為人民”的生動詮釋。
快的是速度,慢的是溫度。速度與溫情并進,慢火車正以別樣的情懷詮釋著時代溫情,將老區人民的幸福路不斷向前延伸“慢火車”悠悠前行,與飛速發展的高鐵一起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寫就我國鐵路交通高質量發展的壯麗篇章。(溫梅麗)
- 5-6· 從“慢火車”看新時代中國發展的民生情懷
- 3-24· 公益慢火車 服務滿歸途
- 3-3· 火車票靈活降價助力擴大文旅消費
- 2-17· 坐著火車鬧元宵
- 1-20· 春運火車票已累計發售1.37億張
- 1-6· 火車“慢”游,一趟集齊沿途風景
- 9-19· 慢火車變身“流動診療室”
- 8-22· 火車上的北國風光
- 8-19· 坐著火車“浪”西北
- 8-8· 南疆“慢火車”一路搶“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