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碳經濟”搭載鐵路列車健康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雙碳”是代表委員普遍關注的一個熱詞。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鐵路作為綠色交通工具,在促進交通運輸綠色轉型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上大有可為。
“雙碳戰略”是大國擔當的體現。中國作為當今世界上增速最快的經濟體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僅用40年時間完成了發達國家要幾百年的發展歷程,它創造了舉世矚目經濟奇跡的同時,也為世界許下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碳中和”目標的莊嚴承諾,展示了中國主動挑起歷史責任的大國擔當。鐵路部門作為國民經濟的運輸大動脈和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主動承擔國之重任,充分發揮運能大、效率高、排放低的優勢,不斷縮減碳排放,加快推動實現碳中和目標,對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路網密織,促進綠色發展。隨著“八縱八橫”高鐵網絡加密成型,無論是人民出行,還是貨物運輸,鐵路以其高效便捷、價格低廉的優勢成了人們首選。一直以來,鐵路部門加快推動智能化高鐵建設,深化科技創新成果運用,大力倡導發展綠色運輸,鐵路網的發展在方便群眾出行的同時也拉近了城市的距離,降低了碳的排放量,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強有力支持,身體力行的展現大國企業的擔當。
科技創新,助力節能減排。鐵路部門不斷增強自主科技創新,在自身的能源結構調整上下功夫,通過深化運輸結構調整、創新基礎裝備技術、嚴把能耗指標關等多項舉措,將“降碳”和“減排”作為鐵路建設發展的首要前提,做為我國最長的運煤專線,浩吉鐵路始終都以“綠色工程”為目標建設,通車后猶如一條“黑色黃金”通道鑲嵌在“綠色長廊”中。“十三五”時期,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運2.27億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00萬噸;鐵路燃油年消耗量從最高峰的1985年583萬噸下降到231萬噸,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56萬噸,為打贏藍天保衛戰貢獻了寶貴的力量,這不是簡單的數據統計,數據的背后,是資源的有效節約,是鐵路部門為“雙碳經濟”做出的積極貢獻。
實現“雙碳”目標,需要世界各國的共同努力,中國作為正在崛起中的世界大國,不僅要拿到世界“低碳發展”的入場券,走好“雙碳戰略”,才能參與到未來“低碳標準”的制定,讓“中國標準”更好的走向世界,擘畫好“低碳經濟”美好藍圖。鐵路部門把“碳達峰”的挑戰變成鐵路發展的新機遇,在服務好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為實現“碧海藍天”、“青山綠水”做出積極貢獻。(吳海玲)
- 3-19· 搶灘低空藍海,2024北川低空經濟大會召開
- 6-23· 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鐵動力”
- 6-16· 河北穩經濟保民生一線觀察:靶向施策“雪中送炭”
- 6-16· 長江經濟帶:生態美 產業興 文化昌
- 6-13· 穩經濟解難題 山東臨清持續推進放管服改革
- 6-9· 邢臺經濟開發區:突破核心技術 構筑產業高地
- 6-9· 穩經濟,鐵路彰顯“壓艙石”作用
- 6-2· 吉林:經濟“馬達”重啟 復工復產按下快進鍵
- 5-27· 高鐵為經濟社會發展提速助力
- 5-12· 擁抱新經濟 融入長三角 沂蒙老區繪就新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