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團號”閃耀春運一線
今年春運期間,被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團委命名為“共青團號”的CRH5G-5220動車組列車,讓莊嚴的團徽和“共青團號”的字樣閃耀在春運一線。
“檢修過程務必認真再認真,不要放過任何一個螺絲釘。”隨著蘭州西動車所一級修甲班工長包效龍一聲號令,“共青團號”始發前的庫內檢修工作開始。
為確保“共青團號”安全出行,每次發車前,28歲的包效龍需要組織職工以極快的速度對車輛設備進行“體檢”,查看每一個零件,一一記錄設備磨損情況,在吸污和上水后,要對全列的吸污上水口蓋板進行確認,這些都要在兩小時內完成。
兩個小時的庫內檢修作業,包效龍要彎腰下蹲200多次、手工檢查設備400多處、口呼確認應答600多次。“‘共青團號’作為以一級組織命名的車體,其分量不言而喻,我們的職責就是精檢細修、嚴防死守,每一個螺絲都要緊固到位,保障動車組出庫狀態良好,將旅客平安送達目的地。”包效龍說。
距離“共青團號”列車發車還有不到20分鐘的時間,動車司機王濤正緊張地忙碌著,他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再次檢查操縱臺各儀表、開關、按鈕、手柄位置,為的就是安全。動車組運行中,他注意力高度集中,城市的高樓、窗外的美景均無暇顧及,在進站停車時,更是做到了速度“穩”,位置“準”。
作為“共青團號”青年司機,一年多來,王濤不滿足現有知識技能,認真鉆研崗位技能,還取得了第六屆全國鐵道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動車組司機第28名的成績。每次車間分來新職司機,王濤都會主動提供幫助,利用休息時間進行“一對一”陪練,規范每一個操縱細節,將自己的經驗及技巧傳授給每一位新職工,并經常幫助新職司機歸納總結存在的問題,直到熟練掌握為止。
今年,王濤沒能陪家人過春節,除夕和大年初一都在崗位堅守,“讓更多的旅客回家過年,很值得”。
施玉文是“共青團號”列車上的一名列車長,每次列車出發前,他早早就做足了“功課”:查閱沿途省區天氣狀況、客流等重點事項……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施玉文牢牢盯好列車公共區域的消毒工作,為重點旅客配齊應急藥品,免費為旅客提供一次性口罩。
“值乘期間,我們團員都會自覺佩戴團徽,看似細微,可恰恰是每一名團員紀律性和責任感的體現。”施玉文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他的妻子也是一名列車員,夫妻二人一個往東、一個往西,聚少離多。工作7年來,他們僅在家里度過了1個春節。今年除夕、大年初一和初二,他們都堅守崗位,施玉文只能利用手機和家人視頻“云團聚”。
“共青團號”動車乘務組分別由蘭州西機務段、蘭州車輛段、蘭州客運段聯合擔當,這支平均年齡只有26歲的值乘隊伍用青春和汗水,護航著每一趟CRH5G-5220“共青團號”動車組列車安全出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馬富春 通訊員 黃貴彬 馮苗苗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