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打通國際經濟循環“黃金通道”
2021年連接中歐經貿重要紐帶的中歐班列開行超過1.5萬列,同比增長22%,標箱發送量超146萬,同比增長29%,雙增的數據彰顯了中歐班列是中歐經濟緊密互動、互助的集中體現。
十年磨劍終成鋒,一朝破竹勢如虹”。自2011年開通首列中歐班列以來,中歐班列累計已超4萬列,運送紡織、陶瓷制品、汽車、醫療等用品,合計貨物價值超2000億美元,73條運輸線路的貫通歐洲22個國家,惠及160多個城市。同時中歐班列東、中、西多城市開行,西安、成都、重慶、義烏,鄭州、烏魯木齊等城市位于發車量前列。
2021年全球持續爆發新冠疫情,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等新型病毒變種,肆虐全球。同時貿易保護的貿易戰愈演愈烈,給中歐班列的開行帶來諸多挑戰。逆勢增長的中歐班列,為全球物流的運輸貢獻了卓越力量。受海外疫情影響,全球各重要港口海運價格暴漲,航空線路銳減,國內商品運輸海外成本提高。然而與之對比的是,同樣目的地的貨物運輸,中歐班列花費時間是海運的三分之一、所需費用是空運五分之一,中歐班列的高性價比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青睞,成為“一帶一路”國家攜手抗擊疫情的重要生命通道和防護橋梁。
“一帶一路”新名片的中歐班列,實現了沿線各國之間的物流雙循環,廣泛的國際經貿互助合作,有助于中國經貿在亞歐大陸節節開花,中歐班列的樞紐站點建立了亞歐的互聯節點,有利于自由貿易化和全球的產業再分工,亞歐沿線國家將充分享受中歐經濟互補、互動、互助紅利,消除沿線亞歐內陸國家貿易短板,加快歐亞大陸經濟的“內循環”。
中歐班列是新時代的絲綢之路,其獨特的物流運輸體系,包容的互惠互利、互鑒互學的絲路合作精神,為所有沿線國家帶來巨大發展機遇,同時在歐亞大陸貿易體系下,可以發揮交通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功能,進一步打造有深度產業關聯的經濟貿易走廊和經濟產業樞紐,優化整合國內外城市群的產業布局,實質性嵌入國際產能合作的國際經濟圈,成為帶動整個國內發展的核心動力。(張琳)
- 6-16· 中歐班列歷年累計開行突破11萬列 發送貨值超4500億美元
- 12-29·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經濟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
- 9-29· 中歐班列(渝新歐):暢達“一帶一路”為上合組織發展添動力
- 9-15· 中歐班列逆勢上行 擴大中歐各國經貿往來
- 8-25· 中歐班列“東通道”逆勢增長助力國際貿易
- 8-22· 中歐班列與沿線國家共享發展機遇
- 8-22·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5.7萬列 貨值累計近3000億美元
- 8-15· 中歐班列高質量開行促共贏 集結中心作用凸顯
- 8-11· 中歐班列運量持續增長
- 8-11· 中歐班列“牽手”中越跨境貨物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