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經濟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
12月16日上午,隨著火車汽笛轟鳴,“庫斯塔奈—洛陽”國際班列搭載著50個標準集裝箱約1300噸的進口麥麩顆粒,從哈薩克斯坦順利抵達東方紅(洛陽)國際陸港。這是洛陽中歐班列(中豫號)統一命名開行以來的首趟回程班列,同時標志著東方紅(洛陽)國際陸港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了國際貨運班列雙向互通。
交通運輸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我們要重視交通運輸體系的建設,不僅要著力構建國內運輸體系,更需要完善國際運輸體系,更好地實現國際國內雙循環,為交通強國注入新的力量。當前,正值百年不遇之大變局。應對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交通運輸體系的完善和暢通尤為關鍵,鐵路作為交通運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要主動擔當、扛起時代重任,依托“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搭建國際班列、暢通國際班列的方式,著力打通運輸過程中存在的梗阻,實現國際班列雙向互動,不僅能更好地發揮交通稟賦,也能聚焦新領域,搶抓新賽道,釋放新動能,更好地實現中國和世界的互聯互通,為經濟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構建“一帶一路”鐵路運輸新格局。交通強國,鐵路先行。促進鐵路事業的發展,是交通運輸行業發展的需要,是時代發展的需要,我們不僅要提高鐵路的運載力,更需要不斷延伸“鐵路線”,服務更廣闊的天地。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鐵路部門要自覺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僅能實現中國和世界的互聯互通邁上新臺階,更能構建鐵路運輸的新格局,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好地發揮交通的基礎設施作用。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沿途各國的發展注入“新動力”。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互聯網讓全球的聯系更加緊密,要更好地促進世界各國的經濟發展,既需要線上的暢通,也需要線下的連通。國際班列的雙向互通,不僅是暢通了鐵路線路,更為以數字化推動進出口貿易要素交互融通搭建了“鋼鐵長龍”,為沿線的各個國家打通了“運輸通道”,實現了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暢通,讓國家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也為各國發展注入澎湃動能,贏得更多的發展機遇。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為經濟的快速恢復注入“鐵力量”。國際班列雙向互通,是中國鐵路事業邁出的一大步,不僅拓寬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國際化市場,更在擴大“朋友圈”的過程中,更好地實現中國與世界的互利共贏。國際班列的開行,讓各種資源要素更好地進行流動,也讓國際貨運通道更加暢通,讓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鏈接更加通暢,也為中國經濟市場注入了更多的新動力,以鐵路的不斷向前發展,為中國經濟社會注入了更多的新活力,讓這條國際通道成為新的發展通道。
國際班列雙向互通,讓中國與沿線各國的聯系更加緊密,既實現了資源的優化配置,也能更好地破解發展中的短板,讓流動起來的鐵路,為各國帶來新的機遇、新的機會,方能更好地應對新挑戰,以高質量鐵路發展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郭瑩瑩)
- 1-20· 中歐班列跑出高水平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9· 中歐班列跑出吉林對外開放加速度
- 12-16· 國際航協公布10月全球航空貨運市場相關數據
- 12-12· 進軍國際市場 陜西富平冰柿首次出口加拿大
- 12-12· 中歐班列新突破,澎湃發展新動能
- 12-2· 中歐班列跑出開放加速度
- 11-18·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破十萬列 “鋼鐵駝隊”邁上新臺階
- 11-18· 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0萬列 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 貨值超4200億美元
- 10-21· 口岸班列高效運轉支撐外貿穩增長
- 10-14·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介紹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談判實質性結束相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