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留住鄉愁留住美
2021年,中國減貧交出亮眼的成績單,農民的錢袋子越來越鼓。在高鐵出行日益普及的今天,還有一些運行于偏遠鄉村的慢火車同樣發揮著獨特作用,不僅帶動當地發展,更承載著一份情懷。英國小伙司徒建國的作品《扶貧路上的“小慢車”》榮獲大賽一等獎,視頻通過體驗慢火車,展現四川涼山獨特的風土人情,點贊慢車助力脫貧攻堅。(12月24日,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進入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黨的十八大以來,鐵路系統充分發揮鐵路行業優勢,堅持運輸扶貧,81對公益性“慢火車”26年不調價,每年運送沿線群眾1200萬人次。鐵路在鄉村振興中大有可為,勾勒出一幅“人便其行,貨暢其流”的嶄新畫卷。
“高鐵+扶貧” 暢通“三農”致富路。“三農”一詞早已被大眾熟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始終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暢通“三農”致富路,對助力鄉村振興發展有著重要意義。高鐵的通達不僅連接城市與鄉村、繁華與偏遠、鄉愁與遠方,更讓山鄉腹地百姓通往致富的道路越來越寬、日子越過越甜。鐵路作為國民經濟的大動脈,在脫貧攻堅、促進中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支撐作用。近期“最美扶貧高鐵”張吉懷高鐵開行,為三湘大地帶來勃勃生機和發展活力,有助于山貨出山,盤活農村商品經濟。只有聚焦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對事關鄉村振興的項目重點部署、優先保障,才能增強鐵路服務鄉村振興的系統性、前瞻性,讓百姓的夢想照進現實。
筑好鄉村“小路”,鋪就鄉村振興“大道”。我們從新聞中看到,《羅布的一天》記錄了西藏一名普通鄉村醫生在海拔5020米地方堅守的故事。用鏡頭記錄扎根鄉村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景。鄉村是中華文明的基本載體,延續了許多農耕文明,鄉村振興離不開鄉土文化靈魂的代代相傳,講好新時代奮發進取的鄉村故事,就是講好新時代溫暖真摯的中國故事。英國小伙司徒建國的作品《扶貧路上的“小慢車”》榮獲大賽一等獎,視頻通過體驗慢火車,展現四川涼山獨特的風土人情,點贊慢車助力脫貧攻堅。一條條筆直通暢的公路穿鄉越鎮,一對對公益性“慢火車”在祖國廣袤大地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串聯起城市與鄉村,同樣鋪就了經濟騰飛、百姓幸福的“快車道”。
鄉村振興推動共同富裕,慢火車見證鐵路為民情懷。在高鐵時代,慢火車對偏遠鄉村經濟發展具有強大的運輸支撐作用,在崇山峻嶺的鐵道“舞臺”上繼續施展功效。“慢火車”雖慢,卻是聯結偏遠地區與外面世界的主要橋梁,更是承載彝族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殷切希望。也正因為如此,成昆線上的這趟慢火車,為沿線彝鄉百姓打開了連接城鎮和鄉村的經濟通道,方便了沿線彝族百姓批發商品做買賣,各站點的彝族百姓之間在車廂內互通有無,滿足各自貿易生活需要,小慢車流動的是貨品,換回的是沿線群眾的致富希望,帶給他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半世紀的承諾與堅守,延續著一代代鐵路人的為民情懷和社會擔當。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祖國的多彩畫卷,離不開各具特色的大小村落,離不開繪就立體交通網絡的四通八達,離不開公益性“慢火車”的惠及新民生。讓我們接續擘畫鄉村美好藍圖,不斷為建設新時代新農村添磚加瓦,留住鄉愁留住美。
(錢恒禧)
- 6-23· 下個月鐵路實行新運行圖,有這些變化!
- 12-29· 拓展“鐵路版圖”,勾勒交通強國“發展畫卷”
- 12-26· 新成昆鐵路12月26日全線貫通運營 成都至昆明最快7.5小時可達 車票已開售
- 12-26· 匈塞鐵路匈牙利段建設順利
- 12-26· 長三角鐵路貨運單日裝車年內11次刷新紀錄
- 12-26· 浩吉鐵路萬噸重載列車累計開行突破八百列
- 12-22· 中老鐵路為沿線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 12-22· 格庫鐵路開通兩年有力服務西部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 12-15· 鐵路貨運高位運行助推經濟發展
- 12-15· 國家鐵路1至11月份發送貨物35.71億噸 同比增長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