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芯科技CEO仇肖莘:創業之路要“有坑趟坑,遇水搭橋”
2020年,新冠疫情加速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在醫療健康、人工智能、企業服務、先進制造等技術創新領域,女性正作為新時代新力量,彰顯強大的商業影響力。近日,創業邦公布“2021最值得關注的女性創業者”榜單,愛芯科技首席執行官仇肖莘博士入選該榜。公開資料顯示,愛芯科技專注于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視覺處理器芯片研發,并自主開發面向推理加速的神經網絡處理器。
據了解,本次榜單評選歷時3個月,創業邦從領導管理、業務成長、創新實踐、社會互動四個維度,綜合考察198名入選女性創業者后,評選出30位最值得關注的女性創業者。仇肖莘博士的入選,體現了其在技術產品創新、行業影響力和團隊搭建等方面所受到的認可。仇肖莘博士在芯片行業從業20余年,曾任紫光展銳CTO,美國博通公司技術副總裁,并曾擔任AT&T Labs首席科學家。
在2021女性領導力峰會上,仇肖莘博士作為科技領域女性創業者代表,出席“女性創業者的洞察力”圓桌論壇,并圍繞“創業遇到的困難”、“企業凝聚力”、“AI芯片產業的未來發展”等問題分享了創業心得。
有坑趟坑,遇水搭橋
時下,國內人工智能芯片企業呈現百家爭鳴之態,新銳層出不窮。工銀投行數據顯示,2019年國內AI芯片領域投資金額達58.57億元,同比增幅超過90%,而被疫情陰霾籠罩的2020年,1-10月的AI芯片總融資額已經超過2019年全年。資本的趨之若鶩、輿論的甚囂塵上,令整個行業變得熱鬧而浮躁。仇肖莘認為,“從國家、資本和社會層面,大家對半導體、對芯片設計制造非常重視。但芯片是重投資、長周期的行業,不是幾個人、幾十個人簡簡單單就能夠做起來的。”
相比之下,她更希望整體大環境能夠回歸理性,更冷靜地對待行業發展,當遭遇困難、甚至研發失敗時,大環境是否還能寬容,支持芯片公司繼續前行,這對整體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正是抱著這樣理智的心態,仇肖莘帶領團隊,從零開始設計研發了愛芯科技的第一顆高性能芯片,且僅用9個月時間就實現流片,并一次成功。目前該芯片已交付客戶評測,在量產推廣過程中。
吸引人才,“修煉”企業凝聚力
如火如荼的市場環境,讓AI芯片領域人才的需求不斷擴大,這也成為愛芯科技等AI芯片創業企業必須面對的挑戰。怎樣建立團隊、如何定義產品、快速招攬人才的路徑是什么?以及如何建立能夠凝聚人心的企業文化……
回顧多年的芯片領域從業經驗,仇肖莘博士坦言道,創業一路走來,似乎遍地是“坑”,但“我們有一群優秀的合作伙伴,我們互相扶持、互相打氣,有坑就趟坑,遇水就搭橋,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大家的選擇非常多,聚集一批志同道合,又能夠靜下心來踏實做事的人很不容易。”仇肖莘表示,愛芯科技幸運地擁有完善的團隊,但外部環境的復雜性仍舊是公司發展所面臨的挑戰。至于如何應對這樣的挑戰,“練內功”是她給出的答案。
“一個企業是不是具有自己的凝聚力?這個公司的文化、價值觀、團隊氛圍,以及所做的事情,對員工是不是有吸引力?員工是否認同?這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何包容凝集一個團隊,或許正是女性創業者的優勢所在。仇肖莘認為在創業之路上,成功與否才是關鍵的衡量標準,而非性別。“男女創業者都需要洞察力、創造力和耐力。而女性創業者較男性不一樣的地方,可能在于比較包容,這一點在公司組織、文化建設上會占據一定優勢。”
造芯之路:不設限
在過去一年的“疫情大考”中,每一位創業者都經歷了不小的考驗。但仇肖莘認為,人工智能芯片行業的發展恰逢“天時地利人和”,AI應用的蓬勃發展,讓越來越多智能終端進入大眾日常生活。由此引申,她也更加看好智能穿戴、智能家居、自動駕駛、大健康等可以有效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幸福度的產業方向。
以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為代表的創新技術,共同了推動數字經濟時代的產業轉型,AI芯片正成為國際巨頭和本土科技大廠的兵家必爭之地。造芯之路漫長,中國的芯片企業仍將“上下而求索”。面向未來,仇肖莘給出了“不設限”這一答案:“如果我一開始就認定自己只能做研發,就不會發現自己可以開拓市場,甚至創業。”她有信心繼續帶領愛芯團隊打造具有差異化的AI芯片,以AI視覺芯片拓展人類認知邊界,并成為AI視覺芯片領域領導企業,讓AI賦能各行各業,真正改變人們的生活。
據報道,愛芯科技已組建起從芯片設計、研發到生產的全功能團隊,其自主研發的產品可提供業界領先的視頻圖像質量,支持物體檢測、人臉識別等多種AI視覺任務,并廣泛應用于智慧城市、智慧零售、智能社區、智能家居、物聯網設備等多個領域。在2021年,仇肖莘和愛芯科技團隊將把芯片量產作為工作重點。
- 5-6· 科技為筆,繪就鐵路防汛安全新畫卷
- 3-31· 科技援藏打通牦牛乳產業數字化鏈條
- 3-17· 打好“科技+政策”組合拳,激發城鄉發展新活力
- 2-14· 回顧 2024 榮耀,共繪 2025 新藍圖,諾樂電動科技全員攜手,開啟蛇年新征程
- 12-23· 廣西:讓科技成果轉化走好“最先一公里”
- 12-12· 以科技之“花”為鐵路高質量發展添彩
- 12-12· 以科技創新之光,照亮交通強國之路
- 12-12· 以科技之光點亮鐵路前行之路
- 12-12· 科技賦能安全線,6C技術護航滬昆高鐵
- 11-21· 科技助力北方口岸通關能力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