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甜”的列車
作者:陸華楊華
3月12日19時30分,晚風拂面,夜幕低垂。
一座三層樓房位于北盤江邊半山上,貴州省水城縣營盤鄉渡船寨的何云發是這座樓房的主人。此刻,他剛與妻子謝菊仙把明天要賣的甘蔗裝上三輪摩托,坐在陽臺休息。
門前不遠的地方,一列火車呼嘯駛來,燈光穿透黑暗照向遠方。這條鐵路是水紅鐵路。何云發告訴我們:“如果沒有鐵路,這個山溝溝就不會變化這么快,我這房子也蓋不起來。”
這個叫渡船寨的地方山峰高聳、峽谷深長、氣候濕熱,適合許多經濟作物生長。何云發回憶道:“以前沒有鐵路,我們種的甘蔗無法運到外面去賣,都是附近集鎮的人趕著馬來馱,一毛錢一根,很便宜,不值錢,辛辛苦苦一年下來,也沒賣出多少錢。”
2005年水紅鐵路通車,火車鳴笛響徹河谷,為大山深處的人們帶來致富的希望,也點燃了何云發一家致富的激情。每天,一對往返于昆明、六盤水之間的6062/6061次“小慢車”,把此地與外面的集鎮緊密聯系在一起。
這趟“小慢車”從昆明出發,沿途停靠30個站點,最后到達六盤水站,全程票價才46.5元。在脫貧攻堅的過程中,“小慢車”扮演著重要角色,承擔著重要任務。
沿線大山里的老鄉們都靠這趟“小慢車”,把自家種的蔬菜、水果拉到附近集市售賣。一年四季,甘蔗、桃子等都能在不同的季節為老鄉帶來收入。沿線老鄉們逐漸擺脫了貧困,過上甜蜜幸福的生活。
當下正是甘蔗上市時節,老鄉們每天都會乘坐“小慢車”拉著甘蔗到集市上賣。3月13日一大早,三家寨站的站臺上,村民們把甘蔗靠在柵欄上,等待列車的到來。
8時36分,一陣鳴笛,六盤水開往昆明的列車駛出隧道,緩緩停靠在站臺。車門一開,在鐵路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村民們背起甘蔗上車。
上車后,村民們坐到對應的車廂里。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趟“甜甜”的列車,既方便又暖心,在沿線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道路上,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半個小時后,火車到達松河站。
這天,何云發家130公斤甘蔗賣了280多元。謝菊仙很高興,小心翼翼把錢疊好裝進袋子,臉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 4-14· 10趟列車試點,寵物能上高鐵了!
- 1-20· 新列車運行圖開啟區域交通新篇章
- 1-20· 時光列車呼嘯前行,鐵路發展書寫新篇章
- 11-14· 旅游列車集體亮相!在中華文明風景線上徜徉
- 9-9· “健康列車”里的成渝“雙城記”
- 7-29· 高速列車研制邁向數智化
- 6-17· 新列車運行圖釋放鐵路運輸新動能
- 6-6· 列車運行新圖是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強力引擎
- 2-26· 樂見“列車招聘會”卷起來,增益就業不徘徊
- 2-19· 為列車吸污 鋪就清潔舒適的歸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