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線上線下融合新時代 快遞員能否跟得上“新零售”
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與蘇寧易購聯合發布的《2018快遞員群體洞察報告》顯示,我國快遞員總數已經達到300萬人,平均月工資為6200元左右,八成以上的快遞員日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通過更多送件來獲得更高收入。
如果僅從工資收入來說,快遞員的收入已經高于國內平均水平。快遞企業多為私營單位,而在2017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月工資為3813.4元,而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月工資為6193.2元,僅與快遞員持平。
快遞員的高收入,一方面與其工作環境、勞累程度以及送件提成的激勵機制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網絡零售的發展緊密相關。蓬勃發展的快遞業,在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大,也成為經濟社會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行業。國家郵政局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快遞支撐網絡零售額接近1.5萬億元,快遞業務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0.62%。
在可以預見的未來,網絡零售業還會繼續發展。但是,網絡零售業的發展,并不意味著當下快遞行業,一直能夠借其東風。在國內的互聯網領域,一直有“一個白領九個藍領”的說法,即一個網絡工程師背后,其實有大量的藍領在為之跑腿。僅以網絡零售業為例,不管是交易雙方溝通、貨品選擇還是支付過程,都能夠在“不見面”的狀態下進行。可是,到了物流環節的最后終端,則是千千萬萬快遞員跑腿上門送貨。
但是,消費者不可能任何時間,都在某個填寫好的地址等待貨物,也不是任何條件下都方便開門。而對于整個產業鏈而言,一個快遞員騎著電動車“不打招呼”地挨家挨戶送貨,其實也是非常低效的,各種小超市代收快遞業務也隨之應運而生。當然,這種低效的配送模式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其運營成本低。
不過,如果快遞業的人力成本持續上升,那么現有的快遞員配送模式就需要改變。并且,電動自行車的新國標已經發布,如果各地對于快遞用車的監管趨于嚴格,也將增加快遞行業的交通成本。對此,也有的企業進行了無人機、無人車的試驗,但這些試驗都停留在理論層面。且不論這些“高科技”配送工具的效率如何,單單一個城市交通安全,就足以讓這些設想在短期之內難以實現。
事實上,快遞業隨網絡零售業而崛起,如今網絡零售業也在發生著巨大的變革。網絡零售商品從傳統的服裝、電子產品擴展到各個領域,不同類別的商品,其不僅議價、交易習慣不同,儲存、配送的要求也不盡相同。也就是說,騎著電動車,拎著大包裹挨家挨戶敲門的快遞模式,無法滿足未來網絡零售業所需。
目前,已經有網絡零售企業,開始布局線下門店,盡管現階段這些線下門店的數量和布局,還不能與線下大型連鎖商超相比,但也已經初具一定規模。那么,如果這些線下門店足夠深入社區,可以在終端配送環節上發揮作用,并利用大數據優勢,比如整車貨物送至門店后,再進行自提或社區內配送。那么,不僅配送過程將得到優化,物流業務的主導權也會發生變化。
換言之,盡管在當下,快遞員依然是網絡零售不可或缺的一環。但是,在未來,快遞員面對線上線下融合的“新零售”時代,其用工總數、薪酬模式、素質要求都可能發生變化。不論是快遞企業還是快遞員自身,都應當對這樣的變化有所準備。
- 5-6· 高鐵線上的“探路先鋒”
- 4-21· 央地融合 路地聯動:讓老年旅客老“游”所樂
- 3-31· 驛站效率翻倍!良田快遞出庫儀實測:1秒1件、0漏掃、免云存儲
- 3-24· 為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注入磅礴動力——國鐵沈陽局高質量推進沈白高鐵工程建設紀實
- 3-10· 重慶上線國際貿易數字平臺 精準撮合供需雙方
- 2-3· 農文旅融合發展的“寶山模式”
- 1-27· 快遞業迎來年貨寄遞高峰
- 1-6· “時代楷模”單杏花:見證鐵路發展變遷 讓億萬旅客出行更美好
- 12-12· 學習時代楷模,汲取奮進力量
- 11-25· 寧德時代發布天行系列電池,開啟純電重型商用車全場景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