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大王莊鎮黃鷺灣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107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大王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黃鷺灣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黃鷺灣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位于萊城西北30公里,鎮政府駐地3公里處。東隔嶺與于家莊村相鄰,西隔王莊河與瓜屋子相望,南到順天街,北邊是青年山。總人口360人,耕地面積428畝。
黃鷺灣村屬丘陵地帶,山青水秀,環境優美。發源于青年山下的青年溝,水流潺潺,注入村南塘壩,將村莊分成東西兩部分。溝東高低不平,住宅隨地勢而建,各種大小樹木,枝繁葉茂,散發清香;溝西是南北新村大街,兩邊瓦房整齊排列,門樓建筑各有特色。新街往南直沖大塘壩,塘內水清如鏡。新街南端沿塘壩北棱往西便是通天公路,公路從壩身而過,筆直南下,直通順天街。
《康熙萊蕪縣志》記載:明朝末年,張俊昇從大王莊遷此建村,因村前有灣,常有黃鷺在此棲息,故名黃鷺灣。民國初年至1945年,黃鷺灣屬萊北縣;1945年10月,恢復萊蕪縣制,黃鷺灣屬萊蕪縣香山區;1951改稱十三區;1955年復稱香山區,黃鷺灣屬香山區爐廠鄉;1958年屬大王莊公社;1984年屬大王莊辦事處;1985年屬大王莊鎮。
黃鷺灣村中溝西崖原有古槐一棵,主干周長3米左右,高約4米,據傳是清朝初年所栽,枝繁葉茂,后因年久枝枯,主干腐爛,予以砍伐。村東北青年山前有一座小山廟,建在石臺上,石板砌成,長不過2米,寬有米余,高只有1.5米左右。廟內有山神爺、土地爺、佛爺神像。山神爺、土地爺泥塑而成,佛爺是用滑石雕刻而成,光滑美觀,小巧玲瓏。原有石碑記載,現已無存,僅有基石存留。
黃鷺灣自明末建村已400余年,至今全為張姓。人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睦相處,民風淳樸。
黃鷺灣能工巧匠頗多,竹筢編制名匠張汝凱,石匠張倫之都是遠近聞名,本村的粉坊、掛面坊也名噪一方。
抗日戰爭時期,黃鷺灣曾遭日偽軍的殘害。1942年,日偽軍在大王莊安據點。1943年春,日偽軍到黃鷺灣掃蕩,搶糧、搶物,搶走張延云家的耕牛一頭,并硬說平民張緒會、張緒迎是游擊隊員,將二人逮走,從此再無音訊。為保家衛國許多黃鷺灣人參加了革命。張延恒1941年參軍,曾任華東野戰軍某團政委,現已離休在萊蕪市干休所休養。解放戰爭時期,張延琢,積極參加支前民工隊,1946年7月在淄川西河戰斗中給我軍前沿送彈藥時中彈犧牲,被追認為烈士。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張延福1964年參軍,曾任濟南軍區某部保管員,在執行特殊任務時,不幸傷亡,被追認為烈士。
黃鷺灣人熱心教育,酷愛讀書。解放前因本村人少不能辦學,張綏之等人農閑時到外村就讀。解放后,在村長張緒思的組織領導下,黃鷺灣村于1952年辦起了小學,教師是張汝賢。70年代初,黃鷺灣村曾與爐廠峪各村在程家莊聯合辦學校一處,先是五、六兩個年級,后發展成初中班。1985年與大王莊聯中合并。自1977年恢復高考至2000年,本村先后有8人考入大專院校。張延玲是村里惟一的博士生,山東醫學院畢業,現在澳大利亞講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51年,黃鷺灣村與王家莊、于家莊成立一個黨支部,書記張傳之;1955年黃鷺灣村與龍亭峪、王家莊、于家莊成立一個初級農業社,1957年轉為高級農業社,1958年10月加人大王莊人民公社,黃鷺灣成為生產大隊,并成立了黨支部,書記張延強。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黨支部書記張延強發揚我黨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帶領群眾先后辦起了粉皮坊、掛面坊。1963年,村里組織成立了石工組,開山鑿石出售料石,以副養農。為改變生產條件,1962年建村東水庫(又名截頭灣水庫),蓄水8萬方,澆地80余畝。1966年建村南水庫,蓄水2萬方。后又每人投資60元,雇用機械加高堤壩,擴大了庫容,澆地可達150畝,解決了部分農田用水。1970年,年富力強的張延環挑起了黨支部書記的重擔,身先士卒,干勁十足。1972年組織帶領群眾修建了高山水庫,蓄水3萬方,澆地30余畝。1978年修建轉山水庫,蓄水4萬方,澆地40余畝。1985年在村中青年溝上修建橋梁一座,方便了溝兩岸群眾的往來及交通運輸。1995年在村南進行土地開放,開墾土地80余畝,栽植板栗樹600余棵,并聯產承包、分戶管理,現已初見成效。到1998年,張延環已擔任黨支部書記近30年,他德高望重,深得群眾愛戴。他在花甲之年仍為群眾發揮余熱,帶領群眾在村北山坡上修建了一個大型蓄水池,將山泉水引入池中凈化,再輸到各戶,結束了村民肩挑人抬吃水的歷史。1999年,張延泉接任黨支部書記后,繼續進行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2000年投資2萬元修村西小塘壩,蓄水l萬余方,澆地30余畝。緊接著又修通了通往大王莊順天街長2000余米的公路。
艱苦創業40年,黃鷺灣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全村土地全部實現水利化,農業生產高效化,民營經濟發展迅速。如今的 黃鷺灣已是公路通四海,電燈照宅院,電話進各家,一個小而富小而美的新山村正崛起在萊蕪大地上。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