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大王莊鎮潘家溝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107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大王莊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潘家溝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潘家溝村隸屬萊城區大王莊鎮,位于大王莊鎮政府駐地西北13.8公里處。645口人,228畝耕地,山場面積10000畝,是萊蕪最西北角的一個行政村。由三個自然村組成,分別是潘家溝、小盤道、芭麻峪。
潘姓于清康熙年間從大魚池遷此建村,以姓名村,后劉姓從陳家樓堡遷此。潘姓已失傳。
潘家溝村有7姓,劉、蘇、楊、程、王、張、韓。劉姓人口居多。此村地廣人稀,山場面積大,轄區內風光秀麗,是大王莊鎮發展自然生態旅游潛力最大的一個村。村西溝內奇石怪立,叫仙家樓溝。溝正中上部有石英石高起似樓房,叫“仙家樓”,北山有石英石似碾叫“仙家碾”;南山有石英石似磨叫“仙家磨”。村北1公里處,有一條約15華里長的大山溝名長溝。溝內原有一泉,泉下有一灣,灣中水很“怪”,本來很清的淺水看起來,也是黑不見底,因叫黑水灣,F已修成長溝水庫。四周樹木繁茂雜草叢生,懸崖硝壁林立四周,令人頓生幽靜之感。
潘家溝地處深山,戰爭年代為祖國的解放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黨的領導人高克亭、楊國夫等曾在該村領導武裝斗爭。該村設有八路軍的兵工廠、被服廠等,并培養發展了當地的黨組織。劉渭清、劉長清、劉清英、劉廣清等就是在這一時期走上了革命道路。
解放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潘家溝村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大打經濟文化翻身仗,使潘家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該村歷屆領導對教育高度重視,從20世紀80年代“兩改六配套”時起,村內就注重了校舍搬遷改造。90年代中期,學校向規范化看齊,村委在加強校舍規范化建設的同時,加大內部教育設施投入,成為宅科學區及原大槐樹鄉小學辦學條件最好的單位。良好的教學環境及嚴格的學校教育管理使潘家溝人才輩出,為潘家溝的今后經濟發展打下了堅實的科技興村的基礎。
南風徐來滿眼春。面對經濟大潮的沖擊,村兩委做出的反應就是:發揮優勢,奮發圖強,改變面貌,植樹造林,通盤規劃,合理布局,林果相間,以經濟林為主,開發礦產資源。村委一班人漸成共識。面對萬畝山場,他們已不再猶豫;端著金碗要飯吃的日子也不再屬于潘家溝人。統一了認識,制定了藍圖,無須多少豪言壯語,便有前面那一摞飽蘸著潘家溝人汗水的數字?啾M甜來,到1993年下半年,已是戶戶有果園。全村可年產蘋果40萬斤,板栗3萬斤,純收入達20多萬元。偏僻不是貧窮,舊貌總可換新顏。
如今的潘家溝,已是寬闊的路面,規范化的校園、嶄新敞亮的村委辦公室與三面青山相映,潘家溝,面貌一新。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