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雪野鎮富家莊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106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雪野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富家莊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富家莊村位于萊城西北41公里、雪野鎮政府駐地西11公里處。南大嶺與房干相接,東鄰安子灣,西接官正,北靠王老。包括四個自然村,富家莊、花峪、侯子溝、臺子溝。現有260戶、963口人,耕地698畝,山場3000多畝。
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侯姓由章丘縣遷此建村,因在山場中,冠以姓氏,故名侯子溝。清道光年間,張姓由花峪村遷此建村。因村旁有溝名臺子,借以名村臺子溝。嘉慶二年(1797年),張姓由大王莊村遷此建村,當時山峪中山花爛漫,故名花峪。
現有崔、高、商、李、王、矯、韓、侯、張、趙、謝11姓氏。
明天順年間,富家莊一帶屬北鄉的雪野保和西鄉的王石保,沿襲至清末;民國初年,屬七區、八區所轄;1941年,萊蕪劃為萊北、萊東、新甫三縣,屬萊北,同年,撤銷鄉(鎮),劃大區為小區,以區轄村,富家莊村屬香山區;1945年10月,三縣合并,復稱萊蕪縣;1951年3月,萊蕪縣改地名區為數字區,香山區為十三區,富家莊村隸屬十三區;1955年10月,萊蕪縣又恢復地名區,富家莊村隸屬香山區;1958年3月,撤區劃鄉,富家莊村屬大王莊鄉;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富家莊村劃歸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為上游辦事處,富家莊村隸屬安子灣鄉;1985年11月,上游辦事處分為上游、雪野、鹿野三個鄉(鎮),富家莊村隸屬鹿野鄉;2001年,撤鄉并鎮后,上游鎮、雪野鄉、鹿野鄉合并為雪野鎮,富家莊村隸屬雪野鎮。
富家莊坐落山區邊遠地帶,曾是我黨萊北縣縣委駐地。1940年至1947年,時任縣委書記的高啟云在此主持工作,其后歷任泰安地委書記、山東省副省長等職。
1942年11月12日,日偽軍大約500人攻打富家莊,燒毀全部民房,燒死、打死村民5人,縣委工作人員劉富東、陳諫在此次掃蕩中犧牲。為瓦解日偽軍的進攻,該村民眾夜間到敵占區發放宣傳材料,白天頑強與敵人斗爭,并且總結了一些諸如“鬼子多咱就轉,鬼子少咱就干”的戰略戰術。自1938年,由于此村的特殊地理位置,這里被開辟為我軍的一穩固的革0據地。1940年至1945年期間,時任魯中軍區第一軍分區司令員的廖容標同志曾率其部隊在該村駐扎、休整。并于當時率部攻打當時經常騷擾萊北縣委的垛莊據點、上游據點的日偽軍。
1943年,該村有24人成為八路軍戰士,他們中的李元貞,曾任杭州市市委書記;崔方公,任浙江省麗水地區紀委書記,曾任章丘獨立營營長。還有商恒祥、王作祥、李慶仁、謝作恒、劉洪才、高俊東、趙長泰、侯立榮等24人,也為革命事業做出了貢獻。解放戰爭期間,矯士祥等50人作為“常備夫”,參加了戰時支前隊。
抗日戰爭開始后,聯合安子灣、胡家莊、官正三個村成立戲班,為抗戰作宣傳。1947年,村內成立秧歌隊。2001年,村民捐資重新組織秧歌隊,活躍了當地的文化藝術,豐富了農村的精神生活。
該村地處深山,山青水秀,出過很多老壽星,壽齡在90歲以上的有:謝長富之母張氏110多歲,侯興旺110多歲。
該村重視教育。1998年投資50多萬元建成村小學,達到規范化標準。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為各大專院校輸送了一批批優秀學生。侯文娟現就讀于中央美術學院。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