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高莊街道白馬峪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3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高莊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白馬峪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白馬峪村位于萊城東南,距萊城10公里,地處蓮花山腳下蓮花河西岸,仙人山東麓,屬山區。耕地207畝,137戶,人口563人。
據《丁氏譜》記載,明天啟年間,丁姓由博山遷此建村,由于建村時有匹白馬奔馳而過,馳進村西仙人溝(史名核桃峪)內,從而得名白馬峪。白馬峪村原有河西、河東、小北嶺三個自然小村組成,其小北嶺原來只有一戶人家居住,現已拓展成新村。白馬峪村在歷史上曾有艾、吳、閆、賀、張、呂、尚等姓居住過,現只存墓地遺址。現村人多為丁姓,還有畢、樊、韓、劉等5姓。
清康熙《萊蕪縣志》記載:“故事保•白馬峪”。白馬峪村明清時代屬故事保;民國初期,屬顏莊區;1941年新甫縣時屬汶南區;1945年后屬顏莊區。高級社時期,白馬峪、譚樓、岔河口組成“雙峰社”;1958年屬高莊人民公社;1985年4月撤銷人民公社,屬譚家樓鄉(小鄉);1985年10月撤鄉并鎮,屬南冶鎮;2001年10月撤銷南冶鎮,隸屬高莊街道辦事處。
解放前夕,村民積極參加革命,1946年前后,丁西明、丁西漢、丁西琢、丁西祿、丁昌俊、丁昌勝、丁光其、樊登雨、畢玉青相繼參軍。丁西富、樊登云、劉佩舉等人積極參加地方武裝。1946年至1947年-軍隊盤踞南冶,本村駐扎一個大隊,受到了區武裝人員的沉重打擊。白馬峪村成為敵人的眼中釘。敵人包圍了白馬峪村,抓捕丁西富、劉佩舉、樊登云等人,幸虧丁西富等人撤離及時,槍彈打在前后左右,沒有傷及他們。敵人惱羞成怒,七八個村民被抓到南冶,村民樊登文被綁,逃出100米后被匪兵一梭子彈打中,身中兩彈而亡。村農救會長丁連德被抓去南冶,酷刑后,身中七彈慘死,這就是“白馬峪正月十一血案”。
山上山下,田間地頭,草叢間野花盛開時,組成白綠相間的美景,引來很多游人逛山采野味。靠山吃山,就是這仙人山以及相連的溝溝峪峪,養育了代代白馬峪人。白馬峪風景優美,仙人遺跡居中,西臨朝陽洞,北臨吊鼓山寨。視仙人山主峰,一棵古柏立于河岸懸崖上。從仙人遺跡涉足,沿仙人溝至仙人山頂,小徑曲折蜿蜒,樹木郁密掩映,與村落和名勝古跡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全國與白馬峪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