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萊蕪萊城區高莊街道關帝廟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371202003 | 身份證前6位:371202 |
長途區號:0634 | 郵政編碼:271100 |
隸屬政區:高莊街道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魯S | |
關帝廟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關帝廟村位于萊城東南3公里,高莊街道辦事處駐地以東約2公里處。北臨205國道,西面是兆峰陶瓷廠,西南是沙王莊,東面是新甫河。人口262人,耕地56.5畝。
從民國初期到1955年,關帝廟村隸屬萊蕪縣汶南區(其中1941 - 1945年曾劃歸新甫縣);1953年建立互助組,隨后成立初級社,1957年并入沙王莊村建立高級社。1958年,關帝廟村正式成為獨立的行政村。1958年10月萊蕪縣劃為24個人民公社,該村屬高莊人民公社;1959年2月24個公社并為15個,關帝廟村仍歸高莊人民公社;1984年撤銷人民公社后該村隸屬高莊辦事處;后隸屬高莊鎮、高莊街道辦事處至今。
關帝廟村共有5個姓氏:李、劉、譚、樊、孫。該村地少人多,且土地瘠薄,解放前后,村民以賣豆腐、開店、出外打鐵、打工維持生活,有的混窮下了東北。
關帝廟村民為革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有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0員李京韶授予“精忠保國光榮殉國”的稱號。5位熱血青年為國捐軀。他們是關帝廟人的驕傲,他們永遠活在關帝廟人的心里。
解放后在黨的英明領導下,關帝廟村民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1976年建煉焦廠,工值達3元,是當時全縣農村個人收入最高的單位。1958年村西建立縣磚瓦廠,村民依靠給磚瓦廠搞運輸,大大提高了收人。后來,有些農戶買上汽車搞長途運輸,進一步帶動了全村經濟的發展,成了有名的運輸專業村。
1999年3月村里鋪設了管道,使家家用上了自來水;2002年10月在村北建修了變電室,進行了用電整網,保證了用電安全,也降低了用電價格,減輕了村民負擔,此舉得到村民熱烈歡迎。村兩委在公路以北已劃出地基,要建商業樓一排,以加強招商力度,發展民營企業。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壽命普遍提高。據統計,70歲以上的較多,僅80至9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6人,其中94歲的李魏氏老人,身體仍然非常健壯,是村里的長壽星。
關帝廟村1962年關帝廟村設立了初級小學1所。1984年改造黑屋子土臺子,又新建校舍l處。建國以來,考取大專以上的有21人,1人考取了研究生。
關帝廟人杰地靈,是一個大有發展前途的美好村莊。
*數據來源于萊蕪市人民政府網站
全國與關帝廟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