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陵川縣附城鎮東瑤泉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524102 | 身份證前6位:140524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隸屬政區:附城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E | |
東瑤泉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東瑤泉村(Dōng yáo quán cūn)位于陵川縣附城鎮東南20公里,地理位置,東傍東西掌行政村,西與西瑤泉行政村相接,總戶數80戶,總人口312人。因村西河溝里有三股泉水,又有個石窟,故名東窯泉。因“窯”和“瑤”諧音,故演變為東瑤泉。
東瑤泉村東北的山勢高,西南低,地形呈北高南低之勢,境內山巒起伏,溝深坡陡,野生資源豐富,林木分布廣闊。本村糧食作物以玉米、谷子、小麥、豆類為主,交通以公路為主,雖系山區,但風景秀美。本村的大致形狀像是一個“三角形”。
東瑤泉屬大陸性季節氣候。年均無霜期約為130天—170天,年均降水量約610毫米,年平均氣溫約9.5℃。本村有耕地面積719畝,加之土地比較較肥,具有農作物生長的優越條件,屬陵川縣的產糧區之一。
東瑤泉村歷史悠久。曾在1949年新中國成立后,丈河公社設立了東瑤泉大隊,包括東瑤泉、后河、臥龍山、南崖四個自然村。1958年又分為了5個自然村,包括臥龍山、南崖、西瑤泉、東瑤泉、后河。1980年,丈河公社將瑤泉大隊分為了東瑤泉大隊和西瑤泉大隊。1990年以后南崖、臥龍山無人居住。
東瑤泉有著豐富的樹木、野草、山花、藥材等資源,如連翹、黃芹、柴胡等。本村居民除了種植農作物外,還大量的養蠶,1993年建成桑園集中連片100余畝,每年養蠶200張,蠶繭年產量8噸,養蠶不僅為本村帶來了巨大利潤,此外,也為國家提供了大量的蠶絲,因此,本村曾被縣政府授予“養蠶基地”之稱。
東瑤泉村至今仍保留有許多的古建筑,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玉皇廟和濟瀆廟。它們建立于清朝,至今也有幾百年的歷史了。在2009年,村里決定對它們進行重修、修茸,共投資35萬元。2011年農歷3月18日,新落成的玉皇、濟瀆二廟宇流光溢彩,莊嚴肅穆。值此吉日,白馬寺住持能繼大師率僧侶三十余眾,為玉皇、濟瀆二廟宇舉行開光大典。二廟宇內經聲佛號,鼓樂齊鳴,香火高照。國家戲劇“梅花獎”獲得者、上黨梆子戲劇家張愛珍女士、長治市青年落子劇團前來助興。
在東瑤泉村里有兩座烈士紀念碑,上面記載了幾位革命先輩的光榮歷史。第一座碑上面記載的是民國38年,人物李堆明的光榮事跡,他1944年參軍,1946年參加博愛戰斗受傷,民國37年身亡,曾擔任排長一職。第二座人民英雄紀念碑上記載的是民國36年的烈士,如:李忠保、李珍保、辛水保、李全興等人,他們均為我國的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的光榮事跡萬古留芳,而他們也同時活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近年來,我村持續深入產業結構調整,引進新項目,實施“一村一品,一村一業”工程。生活日漸寬裕,質量明顯提高,電話已普及到戶,有線電視入戶率達90%,彩電普及率為95%,近年來,我村以實現“五個一”為目標,大力發展鄉風文明建設,構建文明和諧新東瑤泉。目前,全村已入保率達99%,自來水入戶率達95%以上。此外,我村對街巷進行硬化,硬化面積為3800平方米,完成投資22萬元。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