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陵川縣附城鎮(zhèn)小會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524102 | 身份證前6位:140524 |
長途區(qū)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隸屬政區(qū):附城鎮(zhèn)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E | |
小會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qū)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qū)的人口數(shù)量、區(qū)域面積、郵編區(qū)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qū)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lián)系我們網(wǎng)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qū)信息。
小會村(Xiāo huì cūn)位于附城鎮(zhèn)東北5華里處,總面積約5平方公里,耕地841畝,總人口582人,總戶數(shù)152戶。
小會村屬土石丘陵地帶,屬大陸性季風氣候,紅嶺河——寒嶺河從村中通過,夏季的時候有蓄水。小會村礦藏資源貧乏,只有少量的煤和鐵礦資源。
小會村人杰地靈,全村中專以上畢業(yè)生40余人,其中大學畢業(yè)生12人,現(xiàn)在校大學生6人。
近年來,小會村在黨的領導下,2004年全村接通了自來水;2005年修建了村級街道并且進行了綠化;2003——2005修建了學校及村委辦公場所;2009年鋪筑了小會嶺二仙廟旅游景點道路,全長2100米,總投資90余萬元。
古寺廟——小會嶺二仙廟
小會嶺二仙廟(Xiāo huì lǐng er xiān miào)位于陵川縣城西南17公里附城鎮(zhèn)小會村村東,廟創(chuàng)建年代不詳,北宋嘉祐八年(1063年)重修,明清時屢有修葺,現(xiàn)存建筑正殿為宋代遺構,余皆明、清所建。 一九八六年經(jīng)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小會嶺二仙廟定為山西省重點文化保護單位,二○○一年六月被國務院認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該廟坐北朝南,一進院落,南北長49.8米,東西寬25.5米,占地面積為1254.96平方米,建筑面積約750平方米。中軸線上依次為山門、獻廳、正殿,東西兩側分布有垛樓、廊廡、配殿、耳殿。
獻廳為清代建筑,臺基高0.41米,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單檐卷棚頂。前檐柱頭斗拱把頭交項作,后檐為荷葉墩。梁架結構為六架梁通達前后檐,通檐用二柱,未設門窗,前后敞廊。
正殿面闊三間(7.75米),進深六椽(7.45米),平面呈方形,單檐歇山頂。屋頂舉折平緩,出檐深遠。檐下柱頭斗拱五鋪作,單抄單下昂,補間斗拱五鋪作,雙抄雙下昂。梁架結構簡潔嚴謹,用材粗大。門窗形制為明間設四扇六抹頭格扇門,次間設門兩扇,亦為六抹頭格扇門,顯為后人改制,但原有榫卯仍可尋見。整個殿宇的建筑形制、結構手法明顯帶有宋代建筑風格。
后附部分小會嶺二仙廟圖片
古寺廟——觀音堂
觀音堂(Guān yīn táng)位于小會村村南,坐南朝北,正殿三間,配方四間;北面中間有舞臺三間,配樓左右各兩間。據(jù)老人說正殿始建于宋代,舞臺修建于清代,具體的修建時間無從考證。
每逢四月十五,臨近的村莊都要到小會村趕廟會,先從觀音堂起會,最后到小會嶺二仙廟,至今四月十五廟會都是當?shù)乩习傩罩匾奈幕?
全國與小會村同名的有: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qū)資料內容為網(wǎng)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qū)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qū)的省份、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