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下壁村(xià bì cūn)位于附城鎮西北方向,距附城鎮2.5公里處。下壁村的村名由來,一種說法是因為四周山行似壁而得名;還有一種說法是,下壁村四周環山,村莊在山角下面,而村口有隋代摩崖造像刻于石壁之上,因此取名為“下壁”,意謂山下面有塊石壁。可能第二種說法更切合實際吧。下壁村東傍山后、東河村,南面與后山、平道相接,西面與高平市的雙泉村相望,北面與高平市的秦莊毗鄰。全村182戶,735口人,耕地面積1355.17畝,2009年人均純收入2800元,是一個貧困的村莊。
下壁村居住集中,街道平坦,村民和諧。屬于土石丘陵地帶,地形呈四面群山圍繞,村落居住于中間盆地中,所以氣溫略高于附城鎮,氣候宜人。下壁村因為四面有山阻隔,風沙侵蝕不大,又因為氣溫略高,霜降的破壞也不是很大,具有農作物生長的優越環境,屬于附城鎮的種植玉米主產區。
下壁村礦藏品種多。歷史上有煤礦、鐵礦石、石灰巖的開發,特別是鐵礦開發,在下壁村與附城鎮連接處,曾有附城鎮最大的一座鐵廠進行生產,除供應本鎮外,還遠銷周邊市縣。
下壁村歷史悠久,早在隋朝就有人定居了,村口現存隋代石刻摩崖造像為證。村西北角山上的玉皇廟,始建于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中間兩次被毀,又兩次重修。下壁村風景宜人,四面環山,東有“青龍探母”,西至“二仙插花”,北有“玄武掌堂”,南至“鳳凰奪窩”,諸山朝拱,氣勢雄偉磅礴,滿山青翠,一條千河繞村而過,又給村里帶來幾分靈氣,因此下壁村自古就有“小江南”之稱。
下壁村的黨支部于1938年成立,但在成立時,村里已經有好幾位黨員。村里一直保持著很好的革命傳統,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村民都是積極參加。
下壁村是個貧困村,但是在歷史上,下壁村的經濟發展卻很輝煌。原來的下壁村是個大村,也是附城鎮很重要的商業村。最鼎盛時期,村里沿街就有72家店鋪,有藥鋪、煙房園、鋪園、花行、雜貨鋪、豆腐店等,附近村莊的人都會來下壁村購置生活用品,當時下壁村的村民也有千人以上。當時對文化教育也很重視,學習風氣很濃,曾出過一位巡撫,現在村里的一塊地名還叫“巡撫墳”,就是為了紀念這一事件。
新農村發展以后,村里加快了經濟發展。2006年新的兩委干部反復思考認定,結合我村實際,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科學論證,只有調整產業結構,依靠科學,發展新型養殖產業項目,才是我村脫貧致富的出路,是我村早日奔向小康社會的唯一出路。
我村新建了一個金康達萬頭養殖園區,該項目總投資31.7萬元,此基地做到了調整產業結構,進一步提高農民收入,達到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實現人均增收1400元,同時可解決剩余勞動力20余人,并且效益會逐年提升。該項目的實施,成為我村一大支柱產業,為全面建設社會義義新農村奠定基礎,為后人栽下了搖錢樹,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
近幾年來,我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有了明顯的變化。2003年實行了“村村通”;2005年完成了校舍改造及村級活動場所改建工程;2009年完成了“自來水入戶”工程;2010年實行了村內主街道改造硬化工程,完善了村級活動、衛生所、農民健身運動場地;2010年修建了村級黨組織活動陣地。
(總面積總人口、下壁村歷史、地理特征、地理資源、村名由來、經濟發展及范圍、光榮的革命傳統、改革開放后經濟發展)
自然村
松窯溝(sōng yáo gōu)原在村莊東北處。
老金溝(lǎo jīn gōu)原在村莊東面,現金康達萬頭養殖園區處。
黃水溝(huáng shǔi gōu)原在村莊東南處。
現在這三個自然村已經消失。
(采編要素:漢語拼音、地理位置、現存情況)
人文景觀——玉皇廟
玉皇廟(yù huáng miào)位于村西北角0.5公里處。風景宜人,四面環山,諸山朝拱,氣勢雄偉磅礴,古柏青松,滿山青翠。玉皇廟相傳建于宋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年。但后來又有一手抄碑文,且言明為(山西省潞安府澤州邑陵川縣下壁村萬松山根基碑文),據碑文記載,玉皇廟始建于唐開元六年(公元718年)。應該這才是玉皇廟正確的修建時間。
當時的玉皇廟現在已經沒有蹤影了,在一次意外失火中,整個廟宇被燒毀。大清光緒三十年,重修玉皇廟,現有重修時所立碑文《重修玉皇宮碑記》為證。但是這座重修的廟宇,我們現在也無法看到,在文化革命時期,廟里的神像被毀壞,廟宇也被破壞。現在村里稍年長的人都還能記得當時的盛況。整個建筑宏偉壯觀,下面有樓閣,中間300多節臺階,最上面才是宏偉的玉皇廟。整個建筑呈正方架構,封閉式建筑。由南門進入,四面房屋,院落中間為正廟。現在還有木樁下的石基保留,讓我們能夠回想當年的盛況。
1998年10月19日,兩縣五村合議重修萬松山玉皇廟,并請師父重新立像。1999年2月2日舉行開光大典。2005年開始,本村村民閆新國捐資十二余萬元,重新修筑石路,再造石臺階,修葺石樓臺閣,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玉皇廟,重新供游客觀光旅游。
全國與下壁村同名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