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城陵川縣附城鎮里進掌村
更新時間:2019-9-16
行政代碼:140524102 | 身份證前6位:140524 |
長途區號:0356 | 郵政編碼:048000 |
隸屬政區:附城鎮 | 行政級別:村 |
車牌號碼:晉E | |
里進掌村相關查詢: 快遞查詢 郵編查詢
|
導讀:通過以下內容您可以了解到該地區的詳細資料,地名查詢提供了所屬地區的人口數量、區域面積、郵編區號、物流快遞公司等內容,如果您對該地區的資料介紹有疑問或認為該內容需要更新,請聯系我們網站客服,我們將在第一時間為你完善該地區信息。
里進掌村(Lǐ jìn zhǎng cūn)地處太行山上,位于附城鎮15公里處,該村整體上坑洼不平,東傍仙泉,北成柏崖相望,西與丈河接壤,南與石翁溝毗鄰,包括四個自然村,即:里進掌、香鋪窯、北望窯,反底。大隊駐于里進掌,有居民385人,耕地928畝。
里進掌村地屬土石丘陵地帶,地形呈東南高西北低之勢,境內有山多座,把里進掌村分割成多塊凸凹不平的地方,這里的居民世世代代在這塊土地上耕作。
里進掌屬暖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2─14℃,冬季氣溫均在0℃以下,春季風多干燥,夏季火熱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冬季寒冷干燥。年均無霜期約為200─220天,年均降水量400─650mm,因有山多座,將風阻隔,故風沙侵蝕不大。氣候適宜,具有農作物生長的優越條件。
里進掌村歷史悠久,早在宋代之前已有人定居,其中山神廟石板上雕刻可作為見證,每逢春節、十五,百姓都到此地燒香拜-,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里進掌村居住分散,歷史上行政區分較穩定,本級村委也一度駐于里進掌,未曾有分合。
里進掌村的經濟以農民種糧收入為主,另外還有每年春秋兩季的養蠶為輔,清代的生意人已有百人之多,在中華民國時,里進掌村人養馬匹、羊等,小有名氣。
里進掌村可謂人杰地靈,全村已有中專以上畢業生幾十名,個個成績優異。
改革開放以來,里進掌村民在中國0的領導下,個個爭上游,為改變本村的面貌一份自己的力量,現在各個自然村已經通路,并且村民也吃上了自來水。
自然村群
里進掌,丈河東2.5公里處,因位于山溝里,故名里進掌,有居民205人,耕地516畝。
香鋪窯,在里進掌北1公里處,傳說此村過去以開飯鋪為主,又有一些石窯,故名香鋪窯,有居民95人,耕地252畝。
北望窯,在里進掌西北1公里處,該村座落在小河北面的山腰上,又有石窯,南面是一條路,人們從屋里走出來,就能看到行路人,故名北望窯,有居民25人,耕地252畝。
反底,在里進掌東南1公里處,因那里有一山坡,當地人把它叫“畈”,畈頂叫畈上頭,畈下叫畈底,北村居畈下,故名畈底,現簡寫為“反”底,有居民7人,耕地10畝。
石橋──三孔橋
三孔橋位于里進掌坡底與坡上之間,是坡上人們通行的必經之處,故又被人們親切的稱為“橋”,橋身用石料建成,是一座石梁橋,歷史悠久。由于河道橫跨長度較短,人們在修筑時考慮到石梁橋的抗彎能力較差,所以建成三孔橋,以增加石梁橋的抗壓能力。
橋身長6米,寬2米,三孔大小一樣,高1.7米,寬1.5米,相隔0.5米,為廣大人們的出行帶來諸多便利。
免責聲明:本頁地區資料內容為網絡收集整理,僅提供閱讀參考,本站不對該地區信息的完整性、準確性、即時性承擔任何責任!如果您認為該地區的省份、城市、鄉鎮、村莊的內容介紹需要更改或完善,請聯系網站客服修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