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總裁萬霖:應對每天10億包裹的唯一辦法是智能全局優化
“未來10年物流業的趨勢是萬物互聯,所有的物流要素能夠被數字化,能夠被連接起來,通過我們的大數據智能和人進行完美協同和全局優化。”
12月5日上午,在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企業家高峰對話”論壇上,菜鳥網絡總裁萬霖與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滴滴CEO程維、Facebook全球副總裁石峰、LinkedIn創始人艾倫·布盧、eBay高級副總裁皮瑞杰、印象筆記首席執行官克里斯·奧尼爾等分享了自己對未來十年內互聯網科技對物流行業影響的看法。
今年5月份,整個中國物流行業達到了每天1億個包裹的體量,占全世界比例超過了40%,這個數字到來的速度比所有人想像的都要快,需要全行業200多萬快遞員支撐。萬霖表示,“如果展望10年后每天10億個包裹,一個個連起來可以繞地球1000多圈,我們需要準備2000萬、3000萬快遞員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唯一的機會和可能就是通過數字化所有的物流要素、數字化貨物的流動,并且高效地連接起來進行全局優化,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我們面對10億個包裹。”
萬霖同時表示,菜鳥的愿景是全國24小時必達,全球72小時必達,這既是極致的體驗,同時也是普惠的服務。“普惠服務意味著,是對絕大多數的包裹能夠做到,而不是說每天幾百萬個包裹能夠做到。這種極致普惠的服務,數據在這里面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智能數據應該和人能夠很好的交互和協同起來產生作用。”
在剛剛過去的2017天貓雙11當天產生了8.12億個物流訂單,菜鳥和物流伙伴僅用一周就基本配送完成,創造了世界商業史和世界物流史的奇跡,這也是數據和協同的效果。在與國外的企業家討論到中國互聯網公司創新的話題時,萬霖在現場稱贊了四通一達等物流企業共同創造的這一奇跡。
“這是一個全行業、全社會的大協同,所有的快遞公司最優配置、共享這些資源,我覺得只有在中國的快遞行業才可能看到。” 萬霖也同時認為,這種“在競爭中協同”的模式,是有機會通過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全球化步伐復制到全世界去的。
在談及創新和互聯網精神的時候,萬霖表示,中國快遞公司一開始就不缺乏創新精神,甚至也不缺乏互聯網的精神。
“我們大家都熟悉的四通一達,十幾年前憑借互聯網精神,使用最簡單的紙質面單把全國網絡搭建起來,適應電商的快速發展。在那么短的時間之內,用非常有限的技術手段能夠快速達到這么大的維度,他們是具有很好的創新精神和互聯網精神的。”
過去幾年,菜鳥通過推出電子面單、智能分單、無人倉、智能配送機器人等產品和服務,不斷幫助中國快遞業提升物流速度和服務水平。
“未來我們希望用更好的互聯網手段和這些企業家的創新精神、互聯網精神結合起來,利用好中國現在快速發展的機會,把這張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物流網絡搭建起來。”萬霖說。
- 4-7· 每天銷量過萬 武漢“蒜鳥”何以一飛沖天
- 3-31· 智能無人系統打造“未來之城”
- 1-20· 優化春運購票: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
- 12-26· 實施辦法加快修訂 鋼鐵產能置換政策將優化
- 11-11· 海南優化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服務
- 11-4· 載譽前行丨因格智能獲評國家級科技型中小企業與CMMI 3級能力評定
- 10-21· 西安優化房地產政策 取得《不動產權證書》即可上市交易
- 10-15· 智能網聯汽車政策利好不斷 智加科技發布智加領航Navigate自動駕駛系統
- 9-16· 聚焦優化國有資本布局 央國企重組整合大戲連臺
- 8-26· 天津優化支付服務成效明顯 建成18個支付服務示范區